一代中师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师永在心中 三 畏 作为一名中师生,我深感自豪!霍山师范的3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怀想的岁月! 如今,我们已年过半百,但却是一群没有母校的人,不可能再有盛满青春记忆的校园可以缅怀了……但在当年,我考上霍山师范学校,轰动了周边的所有山村。在我们村(那时候叫大队),我是最有才干、最聪慧、中考分数最高、第一个通过考试跳出“农门”的人。 1981年,霍山师范学校还是面向全六安地区统一招生的,招生范围包括现在的六安市和合肥市的肥西县。那年学校就招一个普师班,全班51人,霍山只有18人,加上后来东风厂委培的3人,一共是21人。我也记不清当时中考的成绩是全县第几名了,反正至少也是前十名吧。按说上个六安一中,考个重点大学,应该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是因为家境贫寒且是农村户口,我放弃了重点高中,只填了一个志愿——霍山师范学校普师专业。这完全因为上学不要学费,且有生活费、医疗费,工作包分配,“跳出农门”的急切心情。说实话,那是一个没有选择的年代,一切都由不得你! 一进师范才知道,所有的同学都很优秀。我们同年龄的人,中师生不比后来考取北大清华的,至少是一般重点大学的学生差,因为那些当年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在中考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考不取中师的。后来有人调侃:一档师范孩子王,二档中专在官场,三档重点挑大梁,四档师专当校长。虽是戏说,其实也是如此。 在中师,要学很多科目,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中语文分《文选与写作》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两门课来上,数学还专修《小学数学理论》,这是一门最令人头痛的课程,除此以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毕业时必须门门过关,包括音体美。记得我们的毕业考试是全省统考的,有一门不及格都暂缓毕业,等待下一年跟下一届一起补考,合格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师范学校的学习氛围是绝对的好,同学们白天上课从不松懈,晚自习也一个个端坐教室,或温习功课,或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如若有人不在教室,那一定能在琴房、画室、图书馆或体育场里找到他。学习的姿态就是做人的姿态,几年下来,几乎每个中师生身上都透出那种朴实、勤奋、本分的品性。 师范的老师水平都很高,态度也很严谨。可那时,我们上课不是只听老师讲的,我们总是爱跟老师抬杠,有时为了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或是一个复句层次的划分,我们会一起围过去,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这时候,老师往往会大声对我们说:“都回到位上去,这道题明天再讲!”,于是我们都乖乖的回到座位上。现在想起来,那是老师给自己下台阶,他要回去备备课,再和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理论。第二天,老师真的会再来和我们讨论昨天没有结果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说:“你们的解法是对的!”可想而知,我们的课堂气氛是何等的活跃,师生的感情又时何等的融洽! 两三年后,比我们成绩差的学生纷纷考入大学,而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我已经站在讲台上了。那年我被分到最偏僻的一所初中,一去就接手初二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同时兼教初三两个班的法律常识课。当时我的班上真的有位同学比我大一岁(复习两年了),还有个和我同年的。说起当天到学校报到的事,很多同学可能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那天一大早,我跳着胆子,一头是我二嫂借给我的木箱,一头是我妈给我洗得干干净净的半新棉被,跟一个拉毛竹的车(扒在毛竹上)一路颠簸来到离学校还有二里地的所谓车站下车,然后挑着行李从田间小路走到人生地不熟的学校。我把东西放在一栋旧瓦房靠走廊顶头一间的门口,一问这正是校长办公室(其实也是宿舍)。我推开门伸头瞧瞧,没人。我问了从门前路过的老师模样的人,才知道校长到乡政府去了。因为给我开介绍信的领导叫我直接去找校长报道,所以我就靠在校长办公室的门框,一边看行李,一边等校长回来。眼看就中午吃饭的点了,校长还没回。上午可能是不回来了吧,我想。这时,我听到校长家隔壁一位大嫂模样的人对她丈夫说:“谢校长门外站个学生,好像是来复习的,站一早上了,叫他来吃一点吧。”他丈夫(回头才知道是李老师)应声就来叫我了。我也没推辞,就跟他一起进了屋。一间小厨房,一个小方桌,已经有两位客人坐在一方了。这二位我认得,一位是教育局办公室陆昌国主任,一位是他未婚妻俞庆霞,都是我家门口人。当时我也不知道他两来学校搞什么,后来我才搞清楚,陆昌国是来送俞庆霞到学校代课的。按主人的安排,我坐到他们两对面,轻轻的招呼了一声,就开始吃饭了。出于对客人的礼貌吧,李老师(不知道我们认识)向他们两介绍了我:“找谢校长来复习的学生,谢校长不在,叫他来吃一口。”这时,他们两一起发话了:“你们搞错了,他不是学生哎,是分配来的老师啊。”“啊!老师?”李老师夫妻两非常惊讶地说。这时,李老师的妻子(后来我们都叫她朱大姐)一骨碌站起来,迅速的把煤油炉点着了,“哪晓得是老师啊,加个汤!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