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广场综合体-招标设计说明1009(7为区间结构)汇.doc

光谷广场综合体-招标设计说明1009(7为区间结构)汇.doc

  1. 1、本文档共2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谷广场综合体-招标设计说明1009(7为区间结构)汇

光谷广场综合体 第1章 土 建 1 设计依据、范围、原则及标准 1.1 设计依据 (1)《武汉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 (3)《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环境影响报告》(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9.11) (4)《武汉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2049年)》(2014年06月) (5)《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14年6月) (6)《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06月) (9)《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0)《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2008) (1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 (13)《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1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 (20)《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 (21)湖北省、武汉市有关地方法规、标准等 (22)有关会议纪要、公文及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23)业主提供沿线1:500地形图 (24)业主提供沿线1:500综合地下管线图 (25)业主提供沿线地质勘察资料 1.2 设计范围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包括地铁2号线南延线区间(2号线光谷广场站至珞雄路站),9、11号线车站及相邻区间,光谷广场地下公共空间及珞瑜路、鲁磨路下穿隧道,是集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其中9号线全线预计2020年建成,11号线(武昌火车站至光谷火车站段)全线预计2019年建成。综合体范围内9号线、11号线及两条市政隧道同步建设。 2号线南延线区间(光谷广场至珞雄路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右DK27+726.700,设计终点里程为右DK28+252.306,全长525.606m;9号线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右CK4+044.900,有效站台中点里程为右CK4+145.00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右CK4+245.100,全长200.2m;11号线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右CK8+750.210,有效站台中点里程为右CK8+903.00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为右CK9+039.410,全长291.4m; 本次初步设计土建包括2号线南延线区间主体,9号线、11号线车站主体及出入口、风亭等附属工程的建筑、结构设计。 1.3 主要设计原则及标准 (1)主要设计原则 1)车站设计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并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建筑艺术、先进设备和运营管理的现代设计理念,搞好协调工作,理顺各种关系。 2)车站设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车站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相互协调,使车站成为周围环境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确定站址时,应对该地区的地下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的拆迁和改造的可能性、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等作综合考虑。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及城市交通及市民的影响。 3)车站规模除满足远期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的需要外,还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该站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超高峰系数,超高峰系数按照《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初步设计技术标准》中要求,取值为1.5。 4)车站设计尽可能地考虑与过街地道、天桥、物业开发建筑等结合,综合疏散车站和过街客流。车站的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位置配合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条件时可与地面建筑相结合。出入口的设置满足消防、环保、防撞、防淹等要求。 5)车站的总平面布局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出入口及风亭退缩红线的距离满足规划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也要征得规划的同意。有条件的车站在车站出入口附近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棚,方便乘客停车及换乘轨道交通。 6)车站除考虑与线网中其它线路车站换乘外,还应处理好与其它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与地面公交、出租车、火车站等的换乘应简便,快捷,统一规划。换乘站根据远期客流要求,工程分期实施的条件,近远结合,合理选择车站型式、换乘方式及其规模,为乘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7)车站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并便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