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四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作业.docVIP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四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四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作业.doc

PAGE  PAGE 3 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康熙帝亲政后,毅然下令撤藩,主要是因为(  ) A.吴三桂等藩王公开起兵反清 B.吴三桂等藩王打出“复明”旗号 C.三藩割据严重威胁清朝统治 D.三藩的藩王同外国势力相互勾结 答案:C 2清初,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其原因在于平定叛乱有利于(  ) A.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B.维护大清王朝的威严 C.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好交往 D.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 解析:三藩割据,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局面,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帝平定叛乱,是从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大局出发的。 答案:A 3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  ) A.拥有较大的势力 B.严重威胁皇权 C.渐有称帝的野心 D.不利于国家统一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统治的基本制度,该制度的核心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鳌拜专权和三藩割据,都严重威胁了皇权,这是康熙帝要剪除这两种势力的根本原因。 答案:B 4康熙帝在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置台湾府。这一举动(  ) ①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 ②有利于巩固东南海防 ③加快了台湾地区开发的步伐 ④清除了荷兰的殖民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将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A 5据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里”。然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清朝统一行动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B.大陆移民是开发台湾地区的重要力量 C.清朝时台湾地区的经济比大陆落后 D.国家统一为台湾地区的繁荣提供了保证 解析:“糖谷之利甲天下”,表明台湾地区的经济在当时也是比较发达的。 答案:C 6观察下图,与该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 A.清军收复台湾 B.《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C.噶尔丹叛乱失败 D.雅克萨反击战取胜 解析:乌兰布通战役是康熙帝为平定噶尔丹叛乱进行的,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因此A、B两项排除;③明显也不对。 答案:C 8康熙帝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施恩”主要是指康熙帝(  ) A.加强中央政府与喀尔喀蒙古的关系 B.帮助喀尔喀蒙古摆脱漠西蒙古的控制 C.组织会盟使喀尔喀蒙古各部诚心归附 D.在喀尔喀地区开始实行盟旗制度 解析:乌兰布通战役以后,康熙帝在多伦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会盟,调解了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矛盾,使喀尔喀蒙古心悦诚服地接受清朝中央政府的领导。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提到康熙帝,现行的历史教材及有关传记、评论乃至文学作品几乎交口称誉,将他等同于唐太宗、汉文帝。然而,从“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何在?后人在总结时大都将其归咎于嘉庆、道光两朝。可是,落后要有个过程,只从嘉庆、道光两朝很难找到滑坡的真正原因。通过对照近三四百年中外历史,笔者发现,误区出在后世对康熙的评价太高,忽略了康熙时代的世界大背景,孤立与静止地看待当时的中国,无意中沿袭了旧史家对康熙的颂扬。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完成: (1)材料中所说的“康乾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康熙帝的哪些功绩可以“等同于唐太宗”? (2)康熙帝统治时期,哪些举措“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 (3)材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康乾盛世”的表现,要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来回答,主要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来考虑。康熙帝与唐太宗“等同”的功绩,主要是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第(2)问,关键要抓住康熙帝的哪些统治措施阻碍了中国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些措施无外乎政治上阻碍了民主化进程,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