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6例妇产科手术腹壁皮内缝合不拆线体会的论文.doc
186例妇产科手术腹壁皮内缝合不拆线体会的论文
186例妇产科手术腹壁皮内缝合不拆线体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皮内缝合;手术方法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后台工作qq:928333977)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对手术后皮肤切口的美观越来越重视,腹壁皮肤切口的愈合和美观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高分子可吸收缝线行腹壁皮内缝合186例,其中妇科手术63例,产科手术123例,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妇产科手术,其中妇科手术63例,产科手术123例,年龄18~56岁。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108例,横切口78例。
1.2 手术方法
常规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用丝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数针,达到彻底止血、关闭死腔以及缩小切口两侧距离的目的。然后采用消毒可吸收性合成缝线,不论纵切口还是横切口均进行皮内连续缝合。选用小三角针将可吸收线的末端打一小结(打2~3次),进针点自一侧顶端皮内开始,连续缝合皮内组织至对侧顶端,缝合过程中保持角针在皮内穿行,针距约0.5~1 cm,助手牵拉缝线松紧度要适宜,如牵拉过紧切口易皱缩,过松则易导致切口产生裂隙,缝合至对侧顶端时,缝线穿透皮肤出针,将缝线拉紧使切口对合适宜后距出针点约1.5~2 cm处打结(2~3次),剪去余下缝线。.皮肤外露线待病人出院前剪去,不需特殊对合皮肤。
2 结果
186例患者无感染或切口裂开,手术切口美观,无硬结排异发生。术后5 d出院。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切口瘢痕纤细,呈直线状。
3 讨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的缝合,绝大多数医院仍沿用传统的逐层间断或连续缝合法。多采用一般丝线,缝合时间相对较长,组织残留线结较多。由于缝线穿透皮肤,且出针点距切口缘有一定距离,术后患者腹部通常会遗留蚯蚓状或蜈蚣状手术疤痕而影响美观[1]。薇乔消毒吸收性合成线是由40%的乙胶脂和10%的左旋胶脂共聚物,以及等量的硬酯酸钙共聚物混合而成的涂层制成,为非抗原性和无致热原性[2],可通过水解作用使共聚物降解为乙二醇和乳酸吸收,其抗张力强度大,柔韧性好。针线一体能顺利通过组织且对其损伤小,加上无线体外露不易感染。该线在术后28~35 d失去张力,56~70 d缝线完全消失[3]。皮内缝合线不穿透皮肤,较好地保留了皮肤的完整性。由于切口对合整齐与皮纹一致,瘢痕呈直线状,尽可能地保证了手术部位皮肤的美观,又避免了沿用普通丝线间断缝合引致拆线的疼痛刺激,以及拆线后留有蜈蚣状针口瘢痕给患者留下的心理阴影。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要求提高,这种皮内缝合法能满足患者的双重要求,深受患者欢迎。
由于皮内缝合不需拆线,病人一般在术后5 d即可出院,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省了费用,同时也加快了住院床位的周转[45]。根据我们的经验,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皮下必须彻底缝合,关闭死腔;②连续缝合过程中牵拉缝线不易过紧,以免皮肤打皱;③不能用于张力较高的腹部皮肤;④打结时易滑脱,应多打一次结;⑤术后2~3 d更换敷料,用强力碘消毒创口。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