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常识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多爲基本詞彙,古今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個別詞義所指仍有細微差別。如: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詞義所指的禮儀有了變化。
雷,古今對同一現象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綢:古義指纏繞,今義爲絲織品的名稱。(见课本P85)
搶:《戰國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兩處的“搶”皆“碰、撞”之義。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人。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词义范围的差异
①词义范围的扩大。
②词义范围的缩小。
③词义范围的转移。
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①??义褒贬的差异。
②词义轻重的差异。;①词义范围的扩大。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稱爲詞義範圍擴大。
菜:古義專指蔬菜。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到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到吳敬梓《儒林外史》時,菜已經由專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
睡:古義指打盹。後來“睡”由“坐寐”發展到各種方式的睡覺。 (以上二例详见课本P86);糧:古義指外出時隨身攜帶的(供旅行者吃的)乾糧。《莊子·逍遙遊》:“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居家爲食,行道曰糧。”後來泛指各種糧食。《後漢書·和帝紀》:“詔貸被災諸郡民種糧。”这里“糧”指糧食。現在所說的“糧”也是幹濕生熟均可。
皮:古專指獸皮。今泛指多種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樣的東西。《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禮記·坊記》鄭玄注:“古者殺牲,食其肉,坐其皮。”
江:古專指長江。后泛指河流。杜甫《秋興八首》其七:“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②词义范围的缩小。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縮小,使今義成爲古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稱爲詞義範圍縮小。
宮: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稱“宮”。《經典釋文·爾雅音義》:“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爲宮也。” 现在,“宮”的意義範圍又進一步縮小,指一些群衆集會的地方,如“文化宮”、“少年宮”、“科技宮”等。(见课本P87)
臭:古義泛指各種氣味。《周易·系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在表示穢氣時在“臭”之前加“惡”,如《禮記·大學》:“如惡惡臭。” 後來泛指各種氣味而專指穢氣,如《孔子家语》:“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臭”和“香”相對,顯然指穢氣。 ;蟲:古代對動物的總稱。《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後指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西遊記》第一回:“如今人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再後來專指昆蟲。
方言中,蛇稱長蟲,虎稱大蟲,仍可見端倪。 ;穀:古義泛指各種糧食作物。《詩經·豳風·七月》:“其始播百穀。” 后專指一種農業作物——穀子。
子:古義爲子女的總稱。後專指兒子。
金:古義指金屬的總稱。後專指黃金。
此外,如朕、丈夫、丈人、禽等。 ;③词义范围的转移。
詞義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今義古義之間不存在類屬關係,只是具有一定的聯繫。詞義範圍由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由甲範圍變爲了乙範圍。
羹:古義指帶汁的肉,亦指帶湯煮熟的蔬菜。後來指湯類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羹”“湯”同義連文。
涕:古義指眼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來表示。《詩經·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後來由眼淚變爲鼻涕。上古漢語中一般不用“淚”,漢代才有“淚”。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於是淚、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漢以後仍有用“涕”表示眼淚者,如《出師表》:“臨表涕零。” ;葷:古義指蔥蒜等有辛辣刺激氣味的蔬菜。《說文·艸部》:“葷,辛菜也。” 後指魚肉等肉類食品,《舊唐書·王維傳》:“居常蔬食,不茹葷血。”
暂、湯(见课本P88)寺、钱 等。;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见课本P89)
①词义褒贬的差异。
A由褒義變爲貶義
復辟:古義指恢復君位。今義指反動勢力捲土重來。
爪牙:古義指勇猛的幹將、得力的助手。後來指壞人的幫兇。
B由貶義變爲褒義
鍛煉:古義有玩弄法律誣陷人的意思。用爲貶義。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