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百题竞赛(二)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doc

高三历史百题竞赛(二)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百题竞赛(二)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

PAGE \* MERGEFORMAT12 高三历史百题竞赛(二) 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清嘉庆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 4.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5.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 C.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 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6.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明同化 7.“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 ) ①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②实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 ④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 B.否定等级制度 C.维护共和政体 D.维护私有财产 9.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右图海报。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 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的形成 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 11.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 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 1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