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的解剖与功能-精美PPT选编
耳的解剖与功能;耳的听觉功能 ;※听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为空气振动的疏密波。;2、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频率:20-20000Hz。
声强:0.0002-1000dyn/cm2。
听阈:每种声频的最小声波强度
最大可听阈:每一种声频中,不
产生痛觉时的最大声
波强度。
听域:所有声频中,听阈与最大
可听阈之间的面积范围。
※ 最敏感范围1000-3000Hz,
语言频率范围300-3000Hz。;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二)中耳的功能: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中耳肌、鼓室和咽鼓管组成。;2、听骨链:
锤骨、砧骨和镫骨。
锤骨柄贴在鼓膜内侧面,
镫骨脚板贴卵圆窗。
增强作用:锤骨柄是杠杆长臂,
砧骨长突是杠杆短臂,二者比
1.3:1,即经它传导后增强1.3倍。 ;3、中耳肌:
鼓膜张肌和镫骨肌。
具有保护作用:例如
声强过大 → 反射性收缩→
鼓膜紧张、小骨间连接更紧
听骨链传递振动幅度减少,
阻止较强的振动传到耳蜗。;4、咽鼓管:
鼓室和鼻咽部间通道,
鼻咽侧通常关闭。
功能:调节鼓室内压力。
意义:维持鼓膜位置、形状
和振动性能。
异常:
压差70-80mmHg,鼓膜疼痛;
﹥180mmHg,可致破裂;
阻塞时,鼓膜内陷。
;1、气传导:
(1)声波-外耳道-鼓膜-
听骨链-卵圆窗膜-
耳蜗(主要);
(2)声波-外耳道-鼓膜-
鼓室-圆窗-耳蜗;;3、 临床检查:用音叉检查气传导和骨传导。
1)传音性耳聋:鼓膜或中耳病变所致,有气传
导明显受损,骨传导正常甚至
相对增强等特点。
2)感音性耳聋:内耳或神经损伤所致,其气传
导和骨传导同样受损。; ;;※ 感受器:基底膜的螺旋器(Corti柯蒂器);① 形态特点:螺旋式分布,宽度为底窄顶宽,
螺旋器高度和重量也随之变化。;※ 在此过程中,圆窗膜起缓冲耳蜗内压力变化的作用。;(2)行波理论:振动象抖动一条绸布从耳蜗底部向蜗顶波及时,因各处基底膜宽度不同,对不同频率的振动反应不一。;高音:行波传播距离近,最大振幅区靠近卵圆窗。
低音:行波传播距离远,最大振幅区靠近顶部。
不同频率振动:有不同的行波传播范围和最大振幅区,
所以,以某种频率振动时,其最大振幅区的毛细胞
和听神经受到最大刺激,不同区域听神经纤维的神经
冲动及其组合,会产生该声音的音质、音调的感觉。;;※ 毛细胞的电位变化:
听毛往一侧弯曲 → 顶部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开放 →
内淋巴里的K+内流 → 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
侧膜电压依赖性通道开放 → Ca2+内流 →底部递质释放
底部Ca2+依赖性钾通道开放, K+外流,形成外淋巴侧RP。
静纤毛向动纤毛有0.1°的角移位,就出现感受器电位。
静息时,一部分机械敏感性膜通道开放,所以,
听毛往反方向弯曲时,这些通道关闭,内流停止,
引起超极化。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内淋巴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同蜗管外侧壁的血
管纹结构细胞的钠泵活动密切关系。;2、微音器电位:参考电极放于耳蜗附近,一电极放于耳蜗,当耳蜗接受声音刺激时,可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称为微音器电位。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一、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1、当动毛和静毛都处于自然状态时:静息电位是-80mV,传入纤维上有一定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中等的背景放电)。;2、当静毛向动毛侧弯曲时:膜电位去极化达-60mV,传入纤维神经冲动频率↑ (兴奋)。 ;3、当动毛向静毛侧弯曲时:膜电位超极化到-120mV,神经冲动频率↓(抑制)。;;1、半规管:
①结构:
· 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上、外、后),当头向前倾
30°时,外半规管与地面平行,其余与地面垂直。
· 每个半规管与椭圆囊连接处的膨大部分叫壶腹,内有壶
腹嵴,上有一排毛细胞,纤毛埋在胶质性的壶腹帽中,
使毛细胞的动、静毛位置相对固定。;;; ②适宜刺激:是各个方向的正负角加速度。
头在水平方向旋转时,水平半规管内的内淋巴因
惯性向相反方向移动,使一侧毛细胞纤毛向动毛
侧弯曲,产生去极化,而对侧半规管产生超极化。
当旋转到匀速时,中枢得到的信息与不旋转时一样。;①结构:
· 囊内有内淋巴,各有一个囊斑,其上面有毛细胞,
其纤毛埋植在位砂膜内,内有位砂,比重大于内淋
巴,故有较大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0373-2019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docx
- 钱钟书《吃饭》课件.pptx VIP
- 肝功能异常解析课件.ppt VIP
- 赞美女员工的文章.doc VIP
- 哈弗-哈弗H6-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6 1.5T自动两驱精英型-CC6460RM07-哈弗H6(升级版)-使用说明书-中文-01-16.01-01M.pdf
- 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复试面试个人简历模板单页Word.docx
- 国际潘通色卡电子版(PMS+COLOUR+CHART)最新版-免费下载.pdf
- 省英语优质课Melting-ice教学课件.pptx
-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OpenCV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docx
- 二次根式测试题附.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