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侧多发性胸膜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的论文.doc
右侧多发性胸膜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的论文
右侧多发性胸膜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循证医学 病例讨论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后台工作qq:92833397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ltiple pleural nodule at the right-side: integr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the experience medicine // yang jin-jia, xu chong-ruia,yang xue-ninga, mei pingb, zhou taoc, guo ai-lina, 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cancer center,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080, china
1 病历摘要
男性患者,46岁,因“咳嗽1月余”于2007年1月17日入院。.
患者2006年12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刺激性干咳,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2007/01/05)见右侧胸膜广泛增厚并多发结节,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右下肺癌并胸膜多发转移,不除外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胸膜活检(2007/01/05)未见肿瘤细胞;纤维支气管镜(2007/01/11)未见癌、未见结核病变。
患者职业为公园管理员,无石棉接触史。吸烟史20年,1包/天,未戒断;无饮酒嗜好。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面部无水肿,horner征阴性;胸廓形态无畸形,肋间隙正常,呼吸运动正常;胸骨无压痛,无肋骨触痛,语颤正常,无皮下捻发感,胸壁无肿块;双肺叩诊无异常,双侧呼吸正常,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其余系统未见异常。
2 讨 论
徐崇锐(肿瘤学博士):汇报病史(略)。提出讨论要点:(1)对既往诊断和治疗的评价。(2)目前治疗方案的选择。
杨衿记(肿瘤内科学副教授):肺部肿瘤专科除了主要收治肺癌患者之外,还要诊治胸膜肿瘤患者,本例右侧胸膜广泛增厚并多发结节,结合临床特点,应考虑mpm的可能。下面首先请影像科医师介绍一下本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周 涛(影像科医师):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了胸部平片检查,结果提示双侧肺纹理紊乱,右侧肺门上区域可见斑片状阴影,右侧肋膈角变钝,而胸部ct显示双侧肺野未见实质性病灶,在叶间裂及胸膜可见多发结节状、丘状突起,增强后可见胸膜均匀增厚,部分可见丘状的突起,基底宽,明显强化,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单侧胸膜增厚,结节状、丘状突起,增强后明显强化,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腔积液,这是胸膜间皮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我们诊断该患者为胸膜间皮瘤。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胸膜原发性肿瘤,多发生在成人,发病年龄偏高;胸膜间皮瘤起源于胸膜的间皮细胞及纤维组织细胞,可发生于胸膜腔的任何部位;根据生长方式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型;局限型指单发的孤立结节,弥漫型则是广泛分布,弥漫性胸膜增厚,厚薄不均或呈波浪状或呈有分叶的丘状突起,中下胸部侧胸膜多见;范围较广者患侧胸廓塌陷,纵隔向患侧移位固定,肺受压缩小;可有叶间胸膜和纵隔胸膜增厚;增强扫描后多数肿瘤呈明显强化。
影像学鉴别诊断主要需与转移瘤及纵隔型肺癌相鉴别:转移瘤往往有原发病史,影像学表现为水滴型,基底窄。而纵隔型肺癌主要根据肿瘤与气管、血管的关系,有的时候非常难以鉴别,需要进行穿刺活检。
吴一龙(肿瘤学教授):能否详细介绍一下mpm与纵隔型肺癌的鉴别?
周 涛:有时候仅靠影像学的确难以鉴别,纵隔型肺癌位置特殊,位于纵隔内,但病理学证实是来源于肺的恶性肿瘤。
吴一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检查可以帮助鉴别?是否需要其他如mri等检查?
周 涛:ct的表现还是比较典型的。
杨衿记:mpm主要与石棉接触有密切关系,与经济发展有关。近年来欧美的发病率在不断地升高,国内预计到2010年会出现高峰。mpm的发病率只有0.7/10万,广州市按户籍人口600万计算,一共也就42例,属于少见疾病,因此诊断上的经验并不太多。典型的mpm影像学主要有三个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