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事物形象.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既是物的形象,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它不仅具有物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人的品性。;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诗意助读】 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虽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问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审题推断】 细读本诗及题干,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 【信息1】 题目“野菊”。 推论: 这是一首咏物诗,“野菊”是诗歌的主要形象,是作者言志的所托之物。 ; 【信息2】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推论: “野菊”品性高洁,不因外部环境改变而改变。 【解题指导】 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物象就是野菊。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是集中描写野菊生长环境的特点,其重点是“幽色”和“妙香”。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 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义。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品格。从全诗看,“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运用对比手法,将野菊的???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更突出了野菊的本质特征。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得失反思:要明确古典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是作品中言志的所托之物,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点,展开联想,联系人类社会,去挖掘其象征意义。; 鉴赏诗歌的形象,不能浮于表面,要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否挖掘形象的典型意义是区分考生鉴赏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此诗形象很明确,但其典型意义需要深入挖掘。此题即是由此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 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都会首先对诗歌的类别做一个判断,这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一般是托物言志的。这样,注意力就放在理解野菊的象征意义上了。理解象征意义时,一要把握野菊的特点,二要运用联想理解其象征意义。 在阅卷的过程中,有两类问题比较突出:(1)没有答出野菊的象征意义,只答出了“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2)象征意义表述不准确,很多考生答成野菊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或“孤芳自赏”。 ;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野菊》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菊”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 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1)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杨万里的《野菊》中“重阳”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萧瑟的。 ; (2)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