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幻灯片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4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一篇力学基础;构成化工设备的元件—杆件、平板、壳体。; 核心—由已知力求解未知力。 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1.力、力矩、力偶、力偶矩的定义。 2.力和力偶的性质。 3. 约束的特点及 “约束反力”的表达方法。 4.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实质、应用。 二、刚体受力分析;;;§1-1力的概念 及其性质;;二、力的基本性质;;(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与力的可传性;(3) 力的可合、可分性(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力的成对性(作用反作用公理);(5)二力平衡公理与作用反作用公理的区别:;;§1-2刚体的受力分析;;1、柔软体约束;2、光滑接触面约束;3、铰链约束;;画出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小结:刚体的受力分析要领;; 第二次课要求; 力系;;§1-3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2)合理投影定理;; 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小结:; 第三次课要求;§1-4、力偶、力的平移定理;二、力偶概念: 1、定义:一对等值、反向、力作用线不重合的力。;;3、力偶的性质;(2)基本物理量:;三、力的平移定理 ;§1-5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一、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X=0 ∑Y=0 ∑M0(F)=0 矩心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通常选择在两个未知力作用线的交点为矩心。;例题:1-6升降操作台,其自重G1=10kg,工作载荷F=4kg,在C点处和操作台相连接的软索绕过滑轮E,末端挂有重量为G的平衡重物,装在台边上的A、B两滚轮能使工作台沿轨道上下滚动。试求软绳的拉力和作用在A、B两轮上的反力(不计摩擦力); 第四次课要求;三、固定端约束的受力分析;例题:求塔机座对塔的约束反力;§1-6静力学问题求解方法小结;二、如何画分离体受力图;三、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四、如何应用静力平衡方程; 3.力矩方程∑M(F)=0只能用于平面一般力系中,矩心应尽量选在两个未知力作用线的交点处。 4.解出结果是负值时,表明力的实际指向与图示指向相反,这时切勿更改受力图上原假设的力的指向。 ;静力学能够解决的问题的范围;第五次课???求;第二章 金属的力学性能;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一、变形与内力的概念;4、内力与外力间的关系:;3、轴力与变形(弹性线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三、直杆受拉伸(压)时的内力;2、轴力的计算;四、受拉(压)直杆内的应力 ;结论:;第六次课要求;§2-2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一、低碳钢拉伸试验 1、试件的准备与试验的进行;2、试验结果的整理:;3、从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力学性能参数;;4、试件的中途卸载与重新拉伸;*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判别;根据延伸率的大小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二、温度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构件的低温脆断是使用材料中一个必须引起严重注意的问题,因为低温下工作的构件,往往在应力远未达到材料屈服限之前就遭破坏。 (3)在化工容器中,凡是在一200C(包括一20℃)以下操作的容器,且其器壁应力又达到材料常温屈服限的六分之一时,则专门定为低温压力容器。 ;低温条件下选材注意:;2.高温时的蠕变与应力松驰 ;C、生产上是用控制构件工作应力的办法来控制蠕变速度。 D、规定:把在某一高温下。为使试件在10万小时内的塑性应变值不超过1%,允许试件能够承受的最高应力值,称作材料在该温度、该蠕变速度条件下的蠕变极限。;(2)持久强度限;(3)应力松弛;三、金属的缺口冲击试验;1、测冲击功目的:;2、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四、硬度试验;1、布氏硬度 符号HB;2.洛氏硬度:; 五、弯曲试验; 小结;; 第七次课要求;第三章受拉(压)构件的强度计算与剪切构件的实用计算;2、许用应力;二、强度条件应用举例;;;小结;第八次课要求;§3-2拉压中的静不定问题;2、静不定问题的解决途径;(2)建立变形协调方程;二、化工设备与管道中的热应力;(一)由σt=Q/A=Eα (t1-t0)得出的结论;(二)减少热应力的措施;;;小结;;第九次课要求;§3-3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二、挤压与挤压强度计算;4、挤压面积的计算; 解:;例:已知 解:;小结;第十次课要求;§4-1弯曲概念与梁的分类;;受力及变形特点:;2、板、壳的弯曲;二、梁的几何形状和名称;三、梁上的外力、梁的支座及分类;2、梁的支座形式;3、梁的分类;§4-2梁的内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