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地学-绪论选编
草地学;;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小草;回良玉对这项战略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与草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起来,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与草业发展的丰富内涵结合起来,大力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努力做大做强草业,让草原绿起来、让草业兴起来、让农牧民富起来,切实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绪 论;草地学(Grassland Science):;一、草地的概念
草地的概念和范围,世界各地和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我国的草地畜牧业起源于北方草原,“草地”很自然被认为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原站”。 ;我国北方传统的草地畜牧业采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按季节和草地水源更换放牧场,故将草地视为放牧的场地而称为“草场”。;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农业区,则将生长多年生牧草为主的地段称为草地,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地站”,还有的用这些草地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将草地称为“草山草坡”。
;我国于2002年12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当中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我国习惯上视“草地”、“草原”和“草场”为同义词。;“草原”在地理学范畴内,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干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在农学范畴里,草地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我国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认为:
草地是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 ;草地涵义的总体认识;二、“草业”的提出与发展 ;1982年郎业广先生在陕西临潼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草原学会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论中国草业科学”一文,最早提出了草业一词。
1984年6月28日《内蒙古日报》第四版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创立知识密集型草业产业问题。
1985年6月撰文《中国的草业产业》中指出: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禽、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产业结实高度综合的生产系统了,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我们要看到21世纪,创立农业型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 ;社会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于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概念;广义的草业具有5个层次:;1987年给草业创造了Prataculture这一国际名称。
任继周院士(1984)提出了草地农业系统的概念,论证了草业发生与发展(1985),1990年提出草业生产的四个生产层的论点,并在《草地农业生态学》(1995)和其他论著中完整地论述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草业的特点 ;;高效的产业
开展种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结合、种草养渔、建植草坪和发展草产品采收、加工业是综合开发草原资源,发展经济,达到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物质能量的最佳途径之一。
山区种植优良牧草,通过草食畜禽的转化,可以产出肉、奶、皮、毛、绒等丰富的畜产品,为市场提供高档的食穿用品,也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生产模式。 ;草业的基本特性在于对草地资源的多头综合利用,其产业的完整性、漫长性是其核心,其生产、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性则是其区分和优于其它产业的又一属性,就人类社会对产业的需求和产业的效益和总体贡献而言,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富国强民的新兴产业”。 ;三、中国草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草地生产力水平低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新西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受“重农轻牧”、“重畜轻草”观念的影响,对草地只利用,不建设(草地年产出15~20元/公顷,投入仅为0.3~0.4元/公顷),掠夺式经营、开垦、过度放牧造成草地的大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坏。;?;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与草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滞后,198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直到2003年3月1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草畜平衡管理办法2005年农业部第48号部令,于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草种管理办法2006年 农业部第号56令,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用于草业科研的资金不足,“八五”、“九五”为 1000万元,而“十五”则减少为600万元,与发达国家逐年增加的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到2001年底,我国已培养出草业科学硕士约250人,博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