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论文题目: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保护
学 校:中国海洋大学
年 级:2013级
专 业:机电一体化
学生姓名:王垒
2015年8月
目 录
目录……………………………………………………………………………1
内容摘要………………………………………………………………………2
引言……………………………………………………………………………3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向…………………………………4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4
1.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向……………………………………………………4
第2章 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6
2.1 系统工作原理 ……………………………………………………………6
2.2 控制系统各功能元件的选型与设计………………………………………7
第3章 机电一体化中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9
第4章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11
第5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12
5.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12
5.2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13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5
内容摘要: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一种新型电动执行机构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执行机构各功能元件的选型与设计、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以及各种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执行机构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采用8031单片机、变频技术实现了阀门的动作速度和位置控制,解决了阀门的精确定位、阀门柔性开关、极限位置判断、电机保护及模拟信号隔离等技术问题。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电动执行机构具??动作快、保护完善以及便于和 HYPERLINK /class_free/19_1.shtml 计算机通讯等优点,充分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
关键词:电动机阀门 继电器保护 机电一体化技术总结
引 言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执行机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国产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存在着控制手段落后、机械传动机构多、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而且执行机构的全程运行速度取决于其电机的输出轴转速和其内部减速齿轮的减速比,一旦出厂,这一速度固定不可调整,其通用性较弱。整个机构缺乏完善的保护和故障诊断措施以及必要的 HYPERLINK /class_free/147_1.shtml HYPERLINK /class_free/147_1.shtml 通信手段,系统的安全性较差,不便与计算机联网。鉴于以上原因,采用传统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随着 HYPERLINK /class_free/158_1.shtml 计算机网络、现场总线等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这种执行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笔者设计的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利用异步电动机直接驱动阀门的开与关。通过内置变频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阀门的动作速度、精确定位、柔性开关以及电机转矩等控制。该电动执行机构省去了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接触器和可控硅换向开关模件、机械传动装置和复杂、昂贵的控制柜和配电柜,具有动作快、保护较完善、便于和计算机联网等优点。实际运行表明,该执行机构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重.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向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气;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1.2 机电一体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修基地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浅析.doc
- 活动课:重走长征路浅析.ppt
- 检修三班题库浅析.docx
- 检修作业文件包模版二次回路(第一版)-新浅析.docx
- 新员工培训提纲资料.pptx
- 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报告浅析.docx
- 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准则浅析.ppt
- 活动执行工作总结浅析.pptx
- 合工大数据结构03-队列浅析.ppt
- 活塞连杆拆装浅析.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