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0
PAGE 1
目 录
TOC \o 1-3 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417017 \h 2
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417018 \h 2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2417019 \h 2
4降水设计方案 PAGEREF _Toc2417020 \h 3
4.1降水井井身结构 PAGEREF _Toc2417021 \h 3
4.2降水井布置 PAGEREF _Toc2417022 \h 3
4.3施工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417023 \h 4
4.4降水井施工 PAGEREF _Toc2417024 \h 5
4.5降水井监测 PAGEREF _Toc2417027 \h 6
5施工部署 6
6.1施工管理体系 6
6.2质量保证体系 6
6.3劳动力组织计划 6
6.4机械设备计划 7
6.5施工工期 7
7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7
7.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7
7.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8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北京地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象岭~钟岗区间明挖段主体围护结构》
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位于东直门内大街北侧,俄罗斯大使馆以南,东直门北小街与北中街之间,拟建的建筑物为11层局部为6层的住宅楼,拟建建筑物设置二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约7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300000m3。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共四层,其中:上层滞水含水层共两层,潜水含水层二层。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上层滞水含水层。
第一层上层滞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为约2.5m左右,分布于第一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杂填土中,地下水主要来此于地下降水入渗补给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表现为地下水位及含水量随补给源的变化而变化,无统一地下水位,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小于1m/d。
第二层上层滞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于渗透系数相对较高的②~③的粉土夹层中,含水层性质属层间水。主要特征是含水层水位随含水层层位变化而变化,因此无统一的含水层位和地下水位,含水岩性多为粉土或砂质粉土夹层,水量较小,渗透性较差。
潜水含水层
本含水层位于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位埋深约:17m左右,含水介质为第⑤层砂卵石层,其渗透性较好,水量较大,对基础施工不影响。
4降水设计方案
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基坑降水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方案。
4.1降水井井身结构
降水井深度:12~13m
降水井井径:Ф600mm
滤水管管径:Ф400mm (无砂管)
滤 料:Ф2—4 mm(细砾石)
降水井间距:8~10m
井身结构见附图一。
4.2降水井布置
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一般间距为8~10m,基于本基坑形状呈“凹”字形,基坑内外侧补给源大小不一。因此,对于补给源较大的基坑外侧(西侧)降水井间距加密布置,降水井间距为8m,其余各侧降水井间距均为10m;降水井距基坑周边距离为1.0m。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再作适当调整。
4.3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①、加深降水井深度
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质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渗透性差,涌水量小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
②、合理布井
依据本基坑平面形态,基坑内侧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小,外侧补给源相对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时,外侧加密布井,内侧可增大降水井间距。
③、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
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成井。
④、加设引排设施
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引排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
4.4降水井施工
4.4.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艺流程图如下:
场地修整
安装钻机
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浅析.doc
- 郑大远程教育学院2016.10.10《基础工程》在线测试及资料.docx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浅析.doc
- 基坑工程施工浅析.ppt
-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八)浅析.doc
- 江西省宜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浅析.doc
- 郑州高新区案例资料.pptx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库-单选及(232题)资料.docx
- 基坑监测施工方案011浅析.doc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库-多选及(252题)资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