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人兼职大学教授,可与不可?
名人兼职大学教授,可与不可?
近年来,聘请名人当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现象并不鲜见,名人和高校“联姻”的新闻不
时见诸报端,并常常引发争议。那么,名人兼职大学教授,有何不可?
图源 参考消息
引争议:是提高成绩还是追求名人?邓亚萍受聘法大兼职教授引发争议
中国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担任兼职教授引起校内外关注,甚至有教授声明要划清界
限。大学解释称,这是为了提升学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成绩,聘用条件和程序也符
合相关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徐恒声称,邓亚萍的求学和任职经历并未达到在高校担任兼职教授
的要求,学校应公开聘任邓亚萍女士为本校兼职教授的决策程序。徐恒说,邓亚萍的
任职资格问题,不是说她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学校对聘任兼职教授应有明确规定的
程序。他认为,程序正当、决策公开,就会消除社会质疑。
中国政法学教授杨玉圣表示“不与邓亚萍教授共处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称,学校当
局未经正常程序而聘任邓亚萍为兼职教授,为洁身自好、拒绝污染计,他本人决定逃
离这所“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当晚,记者向杨玉圣问询,“逃离法大意思是您要辞
职吗?”杨玉圣称,“以微博为准”。
另一位认证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的网友“方流芳”则发表微博质疑,体育教练能否成
为教授?体育教练的资格来自行会认可,而不是来自高校聘任,因此,大学本来应该
把体训项目外包给教练,而不是把教练变成教授,体育教练在高校成为专职教授是一
个中国特色。(香港《南华早报》)
不必大惊小怪!邓亚萍有资格获聘!
中国政法大学表示,聘请邓亚萍为兼职教授符合“兼职教授聘任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希望因此能进一步提升学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成绩。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学校
有教育部批准的高水平运动员项目,分别是乒乓球和排球,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多次
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学校有兼职教授聘任的相关管理办法,大概在2005年下过文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卞修全表示,在很多师生体质每况愈下的背景下,聘一个著
名运动员来当兼职教授,以推动师生锻炼身体和学校的体育教学,本不该大惊小怪。
卞修全认为,网上的质疑和批评过于激烈,有人质疑“搞体育的教法律”不合适,但其
实是不知内情,法大本身定位是“以法律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除了法学,还有其
他专业,而且法大的体育教学部也有教授。
媒体人“石扉客”在其微博中说,邓亚萍在体育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同时拥有剑桥博
士的学位,就凭这两点,获聘大学教授相当有资格。公众不爽的原因,一是其任职国
家级搜索引擎以来的一笔烂账未获清算,二是她此前有过不适当的公共发言且未致
歉,三是怀疑她的任职程序与专业对接有否不合适的地方。(香港《南华早报》)
谈现象:名人兼职当教授并不鲜见
这些年来,大凡名人被聘为教授、兼职教授的新闻,总是会带来一片质疑之声,惹恼
了不少人。被聘的名人教授是否上课、有无研究,更是备受公共舆论关注。
中国部分高校过于追求名人效应
这些年来,名人成为高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侯宝林曾受聘于
北京大学中文系,六小龄童被聘任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周星驰被人大商学院聘为兼
职教授,成龙是民航飞行学院荣誉教授和北大客座教授,牛群是安徽大学中文系兼职
教授和合肥炮兵学院客座教授,唐国强是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反映出近年来有些高
等院校追求名人效应的现象。竹立家认为,现实来看,在有些高校管理层存在着领导
素质差、对待学术缺乏严肃的情况,这种现象影响了我们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高校管理层应该提高对学术的敬重。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虽然与法学的学术研
究不直接相关,但与其拓展社会资源有关。不过,朱巍也提出,目前社会确实存在滥
聘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的情况,高校应该建立兼职教授聘任的长效机制,明确并公
开聘任兼职教授的程序、条件,消除社会误解,保护自身声誉。
弄不好往往会让高校“自毁长城”
有声音认为,高校聘请兼职教授,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发
展,也有利于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开阔在校学生的视野,两者的资源结合是双赢
的。但也有批评的声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近年来,许多高校
在聘请兼职教授时十分随意,学校给某人兼职教授头衔,然后获得某种资源,兼职教
授普遍不兼职,仅仅是挂名而已。
公众的质疑首先来自一种感性认知:体育教练成为法大教授,职业与专业两方面的巨
大落差,难免让人产生离奇之感。尤其在当前教授评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在学术缺
乏宁静致远而喧闹浮躁的环境中,高校这种攀附名人的举动似乎并不讨巧,反倒显得
是在自降学术品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