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 黄老师主要介绍了有关荷载值的计算,整理如下: 一、以3轴梁为例计算:该轴梁为一悬臂梁,顺纵轴线方向布置(即由横轴线梁承受预制板传来的荷载) 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1.恒载的确定: 预制板自重荷载包括 板自重可近似折算为100mm厚实心板:0.100×25=0.25 20mm厚板底抹灰:0.02×17=0.34 水磨石地面:0.65 0.02×17+0.100×25+0.65=3.49KN/m2 AB跨梁恒载包括 隔墙(不含悬挑)荷载+板传给梁荷载+梁自重荷载(b×h=200mm×450mm) g1k=13+3.49×(3.3/2+2.7/2)+0.20×0.45×25=25.72KN/m BC跨梁恒载包括 板传给梁荷载+梁自重荷载(b×h=200mm×300mm) g2k=3.49×(3.3/2+2.7/2)+0.20×0.30×25=11.97KN/m C端集中力 5×(3.3/2+2.7/2)=15 KN 2.活载的确定: q1k=2.0×(3.3/2+2.7/2)=6 KN/m q2k=2.5×(3.3/2+2.7/2)=7.5 KN/m 荷载设计值的确定 恒载设计值 g1=1.2×25.72=30.86 KN/m g2=1.2×11.97=14.36 KN/m 考虑悬臂的恒载对求简支跨正弯矩有利时,此时求解悬臂恒载设计值时取 g2’=1.0×11.97=11.97 KN/m 活载设计值 q1=1.4×6=8.4KN/m q2=1.4×7.5=10.5 KN/m 梁的内力及内力图 图1 图2 图3 图4 结合每种荷载对应的内力图判断 求AB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按(2)+(3)组合,求AB跨跨中最小正弯矩按(1)+(4)组合 求支座B的最大负弯矩按(1)+(4)组合,求支座A的最大剪力按(2)+(3)组合 求支座B的最大剪力按(1)+(3)+(4)组合,按以上组合情况绘制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二、同理计算B轴梁按上述步骤计算 B轴梁受力图示 计算B轴梁荷载值时,要考虑2、3、5、6梁对其产生的集中力,即悬臂梁在B处的支座反力。 梁上隔墙荷载 小组号1轴梁2轴梁3轴梁4轴梁5轴梁6轴梁7轴梁A轴梁B轴梁A567891011105B1212.51313.51414.5151512C15.51616.51717.51818.51815D1919.52020.52121.5222220E22.52323.52424.525262624以分组情况看,例如选择B组,B组间成员可分工合作,分配设计2、3、5、6轴梁的同学,可将???计算的支座B在恒载和活载下的反力结果提供给计算B轴梁的同学,方便其计算。 B轴梁恒载包括 隔墙(不含悬挑)荷载+梁自重荷载(b×h=250mm×750mm) g1k=12+0.25×0.75×25=16.69KN/m 其恒载下的集中力参照计算2、3、5、6轴时恒载对应的集中力; 其活载值同样需参考计算2、3、5、6轴时活载对应的集中力; 计算B轴梁的内力包络图,类似于上面3轴梁的处理方法,可按照如下情况处理: ①恒载+两跨活载 ②恒载+左侧活载 ③恒载+右侧活载 分别计算每跨跨中最大弯矩、最小弯矩;支座处最大最小剪力。 由于选择的B轴梁为超静定结构,可利用结构力学力法或位移法求出一处支座反力,基本体系为静定结构。 或可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其中一处支座反力。 另外绘制弯矩图等内力图需用坐标纸绘制。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