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汇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沈蔡林
学习目标:
1.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
2.熟练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解决一般的连接体问题;
3.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学习难点:连接体中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
方案设计:
本节是高三一轮复习课,整体法和隔离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江苏高考都有体现.上课班级学生基础很好,但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因此课堂设计本着“先生后师”、“先学后教”教学思想,循序渐进,设置成四个教学环节: 情景回顾、思路探究、方法感悟、拓展应用.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情景回顾,通过对常见连接体情景的回顾,帮助同学们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和分类.为第二环节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供基础.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思路探究,在导学案中设置了三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第二情景是一个物体有加速度另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的一种特例);第三个情景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前对三个情景进行分析,探究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这三种情景中的应用,体现“先生后师”、“先学后教”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已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归纳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思想,把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来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在第三个环节连接体分析方法感悟中,主要体现“感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第二个环节总结的处理思想的感悟,二是设置三个易错情景,并展示同学们的易错点(错误解法),请同学们当一回老师,改正错误,让学生在改正其他同学的错误解法的过程中感悟对象的合理选择和注意点,并请同学们及时做出小结.这体现“互学互助”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感悟到整体与隔离的一般选择依据之后,及时进行变题,变化成一个对象选择符合整体法思想应用的情景,但是真正使用整体法却有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展示部分同学巧妙运用隔离法解答过程之后,让学生体会到方法不是固定的,得注意应用的策略,再次让学生“感悟” 应用的灵活性.
第四个环节“连接体的拓展应用”中,主要体现“拓展”,设置两个临界情景,让学生体验连接体问题解决思想在临界问题中的应用,第二个情景是2013年江苏高考试题,让学生对高考试题来个亲密接触,感受“连接体问题处理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引入:整体法和隔离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江苏高考都有体现,本节课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中连接体问题.
一、连结体情景回顾
连接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构成的系统.
1.按连接方式分类有:通过轻绳(轻弹簧)连接,通过轻杆连接,通过接触连接
F
A
B
F
a
2.各物体按加速度关系分类有:
对连接体分析一般从运动状态角度分为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和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两类.
二、连接体思路探究(加速度和受力情况)
同学们课前就两个情景自己研究了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下面提供一个机会,请你给同学们展示展示.
情景1. 倾角为θ的静止的斜面上,相同材料的物块A和B用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1和m2,在B上施加恒力 F,使两物块沿斜面向上一起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绳中张力.
情景2.如右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猫,抓住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的质量为M的垂直杆子.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猫急速沿杆竖直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则杆下降的加速度为大?
情景3 .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mA=3kg的物块A和mB=2kg的木板B叠放在斜面上, 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从静止开始,A沿B表面向下运动,B在F=30N、平行于斜面的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已知sin37 °=0.6, cos37 °=0.8 ,取g=10m/s2,则此时物块A、木板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三、方法感悟
由学生对刚才的举例进行方法总结并进行简单应用
1.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
方法一: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
2.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
方法一: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
整体法和隔离法应用过程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请同学们当一回老师,分析分析错在哪里?
易错情景1.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一端附有轻质光滑定滑轮,如图所示,若用一根跨过滑轮的轻绳系住M,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M的加速度为a.
某同学的解法:
对M有:
mg=Ma
易错情景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分别固定在一根,轻杆的中点及端点,当杆在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