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建设与保护汇.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建设与保护汇

环境保护原则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前提地位,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保护型社会,保障新城可持续发展。 目标与原则 第1条 将亦庄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健康的生态化新城。 建设限制分区 第2条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1)规划将三海子公园的核心区、河湖(凉水河、新凤河、通惠排干渠、大羊坊沟和凤河等)、湿地、大型市政站点和通道控制范围以及道路等划入禁止建设地区。 (2)规划将三海子公园的非核心区、蓄滞洪区、地下水环境限建区、地下水超采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土地沙化区、地面沉降区、活动断裂带两侧控制区等)、垃圾处理厂环境敏感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边界500米内、生活垃圾焚烧厂边界300米内)、大型广播电视电磁辐射区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入限制建设地区。 (3)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宜建设地区。 河湖水系与湿地 第3条 充分发挥河湖水系与湿地在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为建设生态城市创造条件。 第4条 河湖水系 (1)确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对应国家标准制定各河流的水质目标。亦庄新城范围内河流均规划为Ⅳ类水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标准,改善新城水生态环境。 (2)规划河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凉水河两侧绿带宽度为70米,新凤河、通惠排干渠、大羊坊沟两侧绿带宽度均为30米,凤港减河两侧绿带宽度为50米,有条件的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带的宽度,形成滨水带状公园。 (3)重点加强对凉水河的综合治理开发,根据不同河段自然景观和水源条件,结合蓄滞洪水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同时改善亲水条件,增加公共可达性,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要求。 第5条 湿地 (1)积极修建三海子湿地公园和凉水河下游蓄滞洪区湿地公园,扩大水面,以利于调蓄汛期洪水、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景观。同时起到降解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缓解面源污染,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尤其是三海子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改善麋鹿及其它动植物的栖息繁衍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2)结合道路绿化带规划浅表带状湿地,结合建设地块内部集中绿地和建设区外鱼塘、洼地规划小型人工湿地,形成大小结合、块状和带状结合的湿地系统。 城市绿化 第6条 规划目标 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高标准构筑亦庄新城生态绿地系统,实现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2010年建设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人均城市绿地达到45平方米。2020年建设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1平方米,人均城市绿地达到53平方米,全面实现系统完善、布局合理、指标先进、定额达标、公共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面覆盖、安全和谐的生态绿地系统。 第7条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依托新城区域生态网络基础,以“两轴三带”为主构架,结合城市道路绿化带贯穿城市各级各类绿地,综合构成亦庄新城绿地系统。 (1)新城区域生态网络基础指新城集中建设区外围的绿化隔离地区以及农田林网。 (2)“两轴三带”指由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防护林形成的两条十字防护绿轴以及结合凉水河、新凤河、通惠干渠形成的三条城市绿色生态休闲带。 第8条 集中建设区外围绿地建设 (1)应协调建设隔离地区绿地,确保中心城与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与新城之间的生态屏障,防止中心城的蔓延,防止各建设组团连接成片,构建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加强对建设区外围农田林网的保护,避免新城建设区的无序扩张,控制外围地区的分散建设。 (2)重点建设新城西部地区的南苑风景名胜区三海子公园,以及新城东部地区京津塘第二通道西侧沿线两处大型集中绿地。 第9条 集中建设区内部绿地建设 应加强对道路绿带、滨河绿带、铁路绿带和防护绿带的建设,保证规划区内各种绿地以及规划区与外围大环境绿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完善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1)现状建成区内,一方面应提高现有绿地的建设水平和质量,完善绿地的各种功能,提高绿地的公共性和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未建设用地的控制,按照公园绿地的服务规模和服务半径的要求进行绿地的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在建设完成之后再采取拆房建绿的方式增加绿地。 (2)规划建设区内,应充分利用整体建设优势,进行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结合凉水河、新凤河、通惠干渠两侧绿地建设形成滨河公园绿地系统。结合居住区的建设,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规划居住区级绿地,形成星罗棋布、方便使用的游憩绿地系统。结合工业区的集中建设,按照相应的用地比例,规划集中的公园绿地。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