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局无线覆盖项目
技
术
方
案
建设单位:管理局
承建单位:中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O一五年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32276867 一、建设需求 PAGEREF _Toc432276867 \h 3
HYPERLINK \l _Toc432276868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PAGEREF _Toc432276868 \h 3
HYPERLINK \l _Toc432276869 1.2 支管理局无线覆盖项目建设需求 PAGEREF _Toc432276869 \h 4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0 二、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432276870 \h 5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1 2.2 采用H3C技术方案优势概述 PAGEREF _Toc432276871 \h 6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2 2.3 H3C无线零配置解决方案 PAGEREF _Toc432276872 \h 7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3 2.3.1漫游切换支持 PAGEREF _Toc432276873 \h 9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4 2.3.2多媒体业务的QOS支持 PAGEREF _Toc432276874 \h 10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5 2.4 无线网络规划 PAGEREF _Toc432276875 \h 12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6 2.4.1 频率规划 PAGEREF _Toc432276876 \h 12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7 2.4.2 频率复用 PAGEREF _Toc432276877 \h 13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8 2.4.3 AP容量规划 PAGEREF _Toc432276878 \h 14
HYPERLINK \l _Toc432276879 三、覆盖方案 PAGEREF _Toc432276879 \h 14
HYPERLINK \l _Toc432276880 3.1 室内分布覆盖 PAGEREF _Toc432276880 \h 14
HYPERLINK \l _Toc432276881 3.2 覆盖效果理论计算 PAGEREF _Toc432276881 \h 15
HYPERLINK \l _Toc432276882 四、设备清单 PAGEREF _Toc432276882 \h 16
HYPERLINK \l _Toc432276883 五、系统图纸 PAGEREF _Toc432276883 \h 18
一、建设需求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对比传统的有线传输解决方案,使用WLAN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络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和企业内部Intranet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网络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随着WLAN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具有较多的政府机构使用WLAN技术布置无线城域网,进行承载部分政府业务,诸如:电子政备、消防、公安信息等等,如:美国费城、荷兰阿姆斯特丹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技术及产品的发展。
第一代无线局域网主要是采用Fat AP,每一台AP都要单独进行配置,费时、费力、费成本;
第二代无线局域网融入了无线网关功能但还是不能集中进行管理和配置,其管理性和HYPERLINK /secu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