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与人类和谐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与人类的和谐持续发展;二、相关历史知识链接:;2、统治者的“民本”思想。;3、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进一步激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发展等;经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向小康社会迈进;文化上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5、人文主义思潮;三、模拟演练;2.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视
A.人的生存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人的自由与平等
;5.唐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任人唯贤 B.军人复员生产,减轻人民负担C.轻徭薄赋 D.保证农民拥有土地和劳动时间 ;6.下列名言警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年份;;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关中主要水利图; 材料二 “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记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没踪影了。
——《中国古代史》 ; 材料四 早在隋时,主要是关中和黄河下游的粮食、布帛供给京师,唐初以来,关中粮食不足供给封建中央政府所需,不过在唐玄宗以前,关中粮食除自给一部分外,其他大部分大多来自陇右、河西及山西汾、晋地区,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应,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
——甘霖《变局》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西汉至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经济状况的演变及其原因。这一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变化:隋唐以来。关中经济发展逐渐趋于衰退,丧失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原因:①自然环境的变化:长期过度的开发,水土流失严重; ② 随着关中经济的,人口急剧增长,形成人口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③ 自东汉以来,北方长期战乱,尤其是安史之乱,极大地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2)说明:经济重心逐渐东移、南移;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