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泵运动在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的论文
肌泵运动在预防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关键词】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泵运动;预防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老年患者罹患胆囊结石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老年患者列为首选治疗方法。但lc因麻醉、co2气腹、术中头高足低体位等因素影响,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者合并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老年lc患者又是发生下肢深靜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据报道,患者在50~70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高峰[1],故对lc的老年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我科对86例lc老年患者采用被动及主动足踝环转运动,双下肢比目鱼肌与腓肠肌手法按摩等强化小腿肌泵运动的措施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至12月136例患者,男86例,女50 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4.5岁。患者入院后详问病史,包括有无下肢浅静脉曲张。既往静脉血栓史,动脉硬化及循环系统疾病史。计算基础代谢率和肥胖度。并测量左、右下肢周径,以便术后观察。入选病例全部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持续时间≤30 min 81例,30~45 min 31例,≥45 min 24例。卧床时间均≤3 d。 按病例号分为单号(观察组)和双号(对照组),2组在性别比、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靜脉输液史、存在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手术前劝导患者戒烟、保持大便通畅。术中下肢约束带松紧适宜。术后多食清淡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以增加体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避免在下肢穿刺及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留置靜脉留置针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输液应用肝素冲管、封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同一血管反复穿刺、采血≥3次的,常规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局部有硬结的再配以红外线灯照射, 20 min/次, 2次/d。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患者术后即刻给予被动足踝环转运动,麻醉清醒后即改为主动活动,患者身体能耐受时,可协助其早期离床活动。并根据术前测量下肢周径,选择合适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并加用抗血栓药物。抗血栓药物为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 500 u,2次/d。①足踝环转运动:左手固定踝部,由屈20°、内翻30°、伸40°、外翻30°组合而成环转运动, 3~5次/d, 15 min/次, 30次/min,2 min后休息30 s再继续运动。②髋、膝关节的屈伸运动,10~15次/min,足屈伸内翻运动20~30次/min,环转运动20~30次/min。③手法按摩[2]:第1步:术后2 h内,单手掌沿患者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5 min;第2步: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患者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持续5 min,间隔15 min后重复进行第1步和第2步至术后2 h;第3步:术后3~4 h,在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操作者拇指与其它4指分开,握住患者4趾做脚趾的屈伸运动,连做10次,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足背屈伸及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第4步,术后6 h可鼓励患者深呼吸,双上肢外展,扶持患者下床活动。老年患者下床活动时,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滑倒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2组患后1周,随访1个月,下肢深靜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下肢深靜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比较n=68,例(略)
3 讨论
3.1 血流缓慢、靜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靜脉形成的三大因素。lc因麻醉、co2气腹、术中头高足低体位等因素影响,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增加了腹腔压力,使膈肌抬高,影响心脏充盈,心排出量减少,下腔静脉阻力增加,静脉回流减少,下肢血管扩张。腹腔镜手术还存在血液凝固性改变[3]头高足低体位增加了下肢深靜脉血液回流阻力,加重血液淤滞[4]。这些因素均可引起静脉内膜损伤,使内皮细胞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产生大量的促凝因子和物质,这些物质可促进血小板凝集,纤容功能下降而导至血栓形成。全麻可以导致周围静脉扩张,血流减慢,麻醉时下肢肌肉麻痹,收缩功能差,血液淤滞,易造成血栓形成[5]。手术创伤引起的血小板反应性改变,使其具有强抗凝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及步骤(咨询).pptx VIP
- 针-板电极下针尖曲率和铝箔尺寸对放电机理的影响.pdf VIP
- 因式分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九年级中考考试语文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docx VIP
- T_CPIA 0052-2023 光伏组件接线盒用模块二极管.docx VIP
- 各类酒店工程造价估算((完整版)).doc VIP
- 10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最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司机岗)考试题库(完整版).pdf.docx VIP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