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doc
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作者:彭彤,梁慧,郭亦然,唐琳,陈放
【摘要】 目的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芜菁根;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s from roots of brassica rapa l. methodsthe volatile oils 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de). the chemical pounds s metho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ponent alization.resultssixty pounds roots of brassica rapa l.. the ratio of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pounds ain ponents are propionate acid,1-methylethyl ester (30.04%); oktane(9.95%);2-methylheptane(5.49%);shellsol(4.73%);trisulfide,dimethyl(2.84%);3-methylheptane(2.55%);methyl disulfide(2.36%)etc. conclusionthe result of resear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of brassica rapa l..
key s
芜菁brassica rapa l. 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二年生草本,块根肉质。.芜菁分布较广,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国内皆有广泛种植,华北地区称为“蔓青”,江浙一带称为“盘菜”,高寒地区如西藏、四川阿坝等处则称“圆根”,新疆地区称为“恰麻古”。芜菁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以块根和种子入药,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被收纳入《本草纲目》的菜部。研究认为芜菁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1],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2],能抑制肝癌细胞株的生长, 且可诱导smmc27721 细胞株凋亡[3]。芜菁根具有特殊的臭味,目前尚无对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本实验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 ms)方法首次对芜菁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6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8.36%,为进一步开发这一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 器材
挥发油提取器, laborota 4000标准型旋转蒸发仪, dl圆底烧瓶中,加入1 200 ml去离子水浸泡2h。将挥发油提取器联接于圆底烧瓶上,在挥发油提取器的支管中加入水至刚刚可以溢入圆底烧瓶中,向支管中加入3 ml石油醚,上接球形冷凝管,加热至微沸保持6 h。提取过程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冷凝水回流,至没有液体从冷凝管中流下为止。将上层液体取出,加入活化过的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置真空干燥箱中室温挥去溶剂,得到挥发油。得油率为0.10% ,挥发油为黄色,比水轻的油状液体,具有浓郁的特殊臭味。将样品溶于2 ml醋酸乙酯中备用。
2. 3 条件
2. 3. 1 气相色谱条件
rtx-1ms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 mm×30 m, 0. 25 μm) ;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保持2 min,以2℃/min升温至100℃,保持5 min,以10℃/min升温至160℃,保持5 min,以8℃/min升温至240℃,保持5 min。分流比1:20,进样器温度为250℃,进样量0.2 μl,载气为高纯度氦气(99.999%) ,柱内载气流量为1.0 ml/min。
2.3.2 质谱检测条件
ei电离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扫描质量范围40~500 amu;倍增器电压2 kv;质谱检索标准库:nist05s.l ib和nist05.l ib库。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