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方式选编.pptVIP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方式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方式选编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提 醒;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 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 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 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 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 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 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3、抒??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 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 ,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 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 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琵琶行》)等。 4、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 意见。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 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 ;指出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乐景;景与情的关系可分为:;2、间接抒情; (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4)、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5)、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正用,或是反用),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a、正用典故;b、反用典故;③以景结情; 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 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 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 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 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 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 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 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 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 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 间。; 13、从对方着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一、白描;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动静结合,既可以以动衬静,也可以以静写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其它的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诗歌中的“虚” ;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 史上曾经发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