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的镜像——解读春晚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国的镜像——解读春晚综述

家国的镜像——解读春晚;教学要点: 1.春晚的诞生与发展; 2.春晚的国家意识形态分析; 3.一个案例:关于2011年春晚的论争;序言;研究视角:就《春晚》文化混杂的问题,揭示主导文化的话语是如何获得一种支配性的地位,进而如何统摄民间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的运作。;一、春晚的诞生与发展:;真正意义的春晚是1983年。近三十年的历史,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90年代初,题材结构模式化,影响力飙升; 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期到现在,诸方利益彼此博弈,光怪陆离。;潘知常:伴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天,春晚一路逶迤走来,迎接它的,是全国上下的由衷赞美,然而,由于国族想象的全面介入,它却逐渐风光不再。“以艺术性作为国家叙事的手段”,这一根本缺憾导致了春晚 “年年骂来年年看”甚至“边骂边看,挨骂还办”这一尴尬处境(所谓“鸡肋”)。观众的“边骂边看”是由于它自身艺术性因素的存在;国家的“挨骂还办”则是由于它的作为国家叙事的载体的存在。(《最后的晚餐》 );2.红极一时80年代 1983年:第一届春晚,演员自娱自乐的“内部春晚”。 主持:相声演员马季、姜昆、喜剧演员王景愚、电影演员刘晓庆。 背景:文化活动匮乏、精神生活单调。 意义:从此成为中国人除夕之夜的精神年夜饭。;节目:王景愚哑剧《吃鸡》,将艺术院校的课堂训练直接纳入艺术表演; 李谷一连唱七首歌曲,第一位歌手, 《乡恋》,开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潮流。 结构:茶座式观众席;1984年:奠定了后来春晚的基本结构与形制。 ①主导意识形态进入。一国两制的背景,“内地港台一家亲”的总体思路。 台湾的黄阿原、香港的陈思思当主持人,台湾的奚秀兰唱《阿里山的姑娘》,张明敏唱《我的中国心》。 姜昆《笑面人生》的回忆:阿姨你还走吗?要走的话,你明年还来吗?眼泪汪汪);②小品、相声个歌曲成为《春晚》的支柱节目。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成为1984年做经典的歌曲,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李谷一《难忘今宵》成为每届春晚的固定结束曲,还有一个“动情点”,强调以一个真实感人的事件或人物,也成为以后历届春晚的传统。 ;1985年:春晚史的滑铁卢。 导演黄一鹤,试图创新,演出地点由演播厅改到北京工人体育馆。留学美国的陈冲“你们中国人”。;1986年:中规中矩,遵循1984模式——“高度配”方式,空前成功。 ①以歌颂春天的欢歌热舞开场,而后是主打亲情个搞笑牌的方言小品;相声可以讽刺,但不能太多,微讽;港台歌手歌唱对祖国的思念,内地歌手则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一段催人泪下的真实事件,是诉说家国一体的最有力的动情点,此时主导意识形态娱乐化相融合。零点钟声响起,全国人民集中大爆炸,国家领导人出现,向全国人民问候“新年好”,达至高潮,实现“狂欢”。;②各式节目加强了主导文化的支配性。 先看歌曲。《我的祖国》“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两岸统一民族一家;真实的媒体事件——晚会上的婚礼,战斗英雄杨晟新娘于民刚,战斗英雄史光柱讲话之后,于民刚唱《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可以说是国家叙事话语在个人生活层面活脱脱的体现:“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再看,体育人物成为国家强盛、为国争光的符号。;3.盛极而衰90年代 ①春晚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结合。赵本山《相亲》,把小品推上了陈佩斯朱时茂之后的又一个巅峰,从此成为“小品王”,成为春晚最成功的大腕。 ②越来越符号化:宏大的场面,华美的歌舞,知名的大腕,大群的观众,现代舞美技术的包装,承载歌以咏志,文以载道的沉重任务。;③成为企业的逐利场和空洞的仪式。 2005年收场节目《盛世钟声》,广告时间增加到12分钟,20点报时底价368万元起(5秒),广告收入4亿元,2007年,广告收入5亿元,与此同时,网络的出现,使春晚不再成为唯一的选择,收视率却在逐年下降。 ;2007年网络调查:不好54.81%,一般32.7%,很好12.5%。 网评:“再华丽的舞台,再漂亮的演员,怎么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远了呢,……看一场空洞的歌功颂德的表演……” 总之,随着春晚中国家话语的力量日益彰显,商业元素越来越多,使得这台晚会离原本春节所负载的“民间文化仪式”越来越远,也与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越来越远。;二、《春晚》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其中前两个属于民间春节习俗,25年中分别出现13次、14次,共17次;后三个属于国家话语。25年中分别出现19次、12次、4次,共35次,是其2倍,可见春晚不断被意识形态化的历程。 ;;附:彭丽媛历年演唱曲目(1990年、1994年未参加) 1986:《拜年歌》、《我的祖国》、《勿忘我》 1987:《你会爱上它》 1988:《我们是黄河泰山》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