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低碳文建筑_龙惟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与低碳文建筑_龙惟定

DOI:10.14181/ki.1002-851x.2010.02.025 CONSTRUCTION ECONOMY 2010 年第 2 期(总第 328 期) 节 能 经 济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 ■龙惟定,白玮,梁浩,范 蕊(同济大学,上海200092)[摘要]综述了中国所面对的温室气体减排形势指出建筑节能是实现碳减排的基础建筑节能也需要向,,低碳建筑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实质性节能就实现实质性节能提出几项技术措施并概述了低碳建。。,筑的建筑形态和特点。[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建筑二氧化碳减排低碳经济;;;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itu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at the China are facing, points out tha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basis for achieving carbon reduction, bu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lso needs to develop to the low-carbon building. The low-carbon building needs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technical measures to achieve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and an overview of low-carbon buildings architec- tural form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low-carbon build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 low-carbon economy [中图分类号] F40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851X(2010)02-0038-03 2009 年 12 月 19 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5 次会议落下帷幕,会议表 明,尽管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分配上有着巨大的分歧,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酷现实,人类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就是将全球气温平均上升 2 摄氏度当作一个可以接受的“安全底线”。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又一次庄严承诺,到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 下降40%~4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继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之后,建筑领域又面临发展低碳建筑的新的挑战。究竟什么样的建筑可以作为低碳建筑?低碳建筑对我们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有哪些改变?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氧化碳减排与建筑节能 根据全球气温上升 2 度的极限目标,到 2050 年,大气中的 CO2 浓度不能超过 450ppm,但即使 2050 年未达到这个浓度,全球平均气温增幅仍有 50%的机会高于 2 摄氏度。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2008 年全球大气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已达 385.2ppm,达到地球历史六十五万年以来的最高值。笔者根据我国政府“到 2020 年,我国单位 GDP 二  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承诺,按照 GDP 年均增长 8%测算了我国所承担的减排量(见表 1)。 表1 中国碳减排预测 年 份20052020GDP(折合2000年美元)20980亿66552亿年均增长率8%)(单位GDP的CO2排放量2.431.34(降低45%)(kg/2000$)CO2年总排放量(亿t)161(不采取减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