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锚杆加固-李浩汇
隧道工程施工
学 院:____明德学院_____
专 业: 土木交通专业__
班 级: 交通09152___
学 号: 092003111634__
姓 名: 李 浩______
2012年11月9日
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道加固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一座520m的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介绍了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道中央岩柱体加固的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小净距;对拉锚杆;设计;施工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520 m two-way six lanes of the road tunn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tress to pull anchor in the small interval tunnel in the central rock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ylinder of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words: small interval; To pull anchor; Design; construction
小净距隧道是介于普通分离式隧道与连拱隧道之间的一种结构型式,由于不受地形条件以及总体线路线型的限制,其较连拱隧道有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的特点,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育睐。但山于小净距隧中间岩柱体厚度远小于普通分离式隧道,其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中央岩柱体的稳定性是小净距隧道是否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情况对中夹岩柱体采用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对拉锚杆、无阽结钢绞线、小导管预注浆等技术进行加固。本文结合一座小净距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介绍了小净距隧道中间岩体加固中预应力对拉锚杆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1工程概况 黄石山隧道为温州市龙湾区灵昆大道上的一座控制性工程,隧道按一级公路分离式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隧道左线长度514m,右线为520m,隧道设计净宽14.0m,净高5.0m(断面开挖宽度达16.8m,开挖高度达11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粘土碎石和凝灰岩,洞身的围岩以微风化凝灰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和Ⅲ级,隧道双洞中间岩柱最小净宽为9.25m。 2设计计算 隧道在右线桩号k3+410至k3+470约60m长区间中间岩柱岩体较差,为保证岩体稳定,设计采用预应力水平对拉锚杆进行加固,采用型号为φ32mm的精轧螺纹钢筋,设计标准张拉应力为 100KN,水平对拉锚杆与16号工字钢拱架相间布置,初步拟定间距为80cmX80cm。 设计计算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德鲁克-普拉格屈服准则,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岩体、二衬及初喷砼,锚杆采用杆单元。左右边界为距隧道边沿左右各30m,上部边界为真实地面,下部为距隧道底30m。 围岩、喷混凝土、锚杆和二次衬砌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有关规范和实际经验确定(见表1), IV级围岩计算参数表表1 本隧道是小净距隧道,设计先行开挖洞是右洞,右洞开挖完毕后,中间岩柱的变形如图1,可以看出,在距隧道开挖线以外(边墙)5m的范围内,应力变化最为明显,最大挤压应力达869.47KPa,中间岩柱的挤压变形最大2.6mm,中间岩柱的变形图。 左洞右边墙开挖后,对其中间岩柱进行了预应力水平对拉锚杆加固,加固后的主应力云图见图3,岩柱的挤压应力达1092KPa,最大变形量2.8mm见图4。虽然岩柱的变形量有所增大,但是变形区内没有塑性变形区出现,中间岩柱基本稳定,变形在可控范围之内。 从以上的模拟计算可以看出,由于左洞(后行开挖)的施工,对右洞有扰动作用,从而出现了应力松弛,右洞因而产生的变形较左洞大。设计通过对破碎地带中间岩柱采取了预应力水平对拉锚加固,有效减少了先行开挖洞对后开挖洞室的影响,有利于洞室的整体稳定。 3施工方案 预应力对拉锚杆加固区间长度共计60米。采用的材料为φ32精轧螺纹钢筋,工程数量为2961米/183条。 3.1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的配备 预应力对啦锚杆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如下:24型潜孔钻1台、二次灰浆搅拌机1台、JZB-2型挤压式注浆机1台、千斤顶1台、压力表、技工5名、普工10名。 3.2施工时间 预应力对拉锚杆施工计划,计划工期80天。 3.3施工工艺流程 预应力对拉锚杆采用以下施工工艺流程:成孔→安装预应力φ32精轧螺纹钢系统→浇注垫墩→待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孔内注浆→封锚。 ①施工测量放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析几何》教案--吕林根,许子道.pdf
- 美国加州桥梁抗震caltran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vlysis.pdf VIP
- 2025云南省临沧市市级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SE保障措施优化及实施方案研究.docx VIP
- 2025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武仙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秋新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颚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 2024河南资本集团“方舟”第三批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时尚配饰设计》课件.ppt VIP
- 高边坡专家论证PPT汇报材料(中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