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州名胜古迹汇
PAGE
PAGE 6
青州名胜古迹
HYPERLINK /albums/637856/637856.html \l 0$8605f5f85432b831d9f9fd9a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
青州名胜古迹
青州名胜古迹
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明朝云门山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驼山石窟造像群,清“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天然公园“仰天山”,元代中国三大伊斯兰寺院之一的真教寺,宋代教育圣地松林书院,特别是96年发现的龙兴寺百尊雕像,更是引来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州博物馆珍藏的状元卷、宋铜锭、宜子孙玉壁、商代铜、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2万多件文物则是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写照。
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旅游路线
市内乘青州3路、6路、8路、12路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范公亭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位于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园内楼台参差,湖水潋滟,花木隐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曲径通幽,得趣天然。有范公亭、顺河楼、李清照纪念馆、洋溪湖等景点。
????范公亭在公园东南隅,始建于北宋,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潋滟。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老干虬枝,大可几人合围,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今日的范公亭,成为人们追思范公、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
HYPERLINK /albums/55445/55445.html \l 0$9252ae7ed02d5d060dd7da48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
相关传说
范公亭在公园东南隅,始建于北宋。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他才高志远,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众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 HYPERLINK /view/252157.htm \t _blank 醴泉”。范仲淹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特点
范公亭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潋滟。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井亭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品格的慕念。亭子背面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写着:四境著闻行若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
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范公祠居中,内有范仲淹塑像;富公祠和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统称“三贤祠”。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并于祠后崇台之上建后乐堂,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范公亭之北有高地曰范公台。民国初年,在台南侧建“澄清轩”8间,亮窗前后均出厦,为游人休息之所。
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老干虬枝,大可几人合围,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院门南侧,植翠竹千竿,使这一组古老的建筑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古树下,耸立着一块石碑,刻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1934年5月拜谒范公亭时,触景生情,挥笔写下的一副联语: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今日的范公亭,成为人们追思范公,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院内一块块的石碑,或为重修井、亭、祠、堂的铭记,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这座亭子历代多有修葺,体现着人们对范公的景仰之情。
东夷文化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范仲淹
HYPERLINK /view/5465.htm \t _blank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 HYPERLINK /view/645739.htm \t _blank 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西安市初三化学燃烧及灭火[一对一讲义]汇.doc
-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导学案汇.doc
-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汇.doc
-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导学案汇.doc
- 陕西石油分公司修理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汇.doc
- 陕西省高速公路收费站2010年迎国检收费人员服务技能竞赛试题库汇.doc
- 陕西省西安市华清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汇.doc
- 陕西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汇.doc
- 陕西西安华清池导游词汇.doc
- 陕西计算规则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