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概述的论文.doc
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概述的论文
作者:周阿高 洪 声 蒉 纲 毛旭明 顾伟威 董佳容
【摘要】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和胃癌)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 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查阅近30年来有关消化道肿瘤的 文献 报道,发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舌象、病机及治则方面对其基础 理论 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回顾,综述了近代各位医家在临床上 应用 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方面的 研究 进展,包括延长生存期、控制并发症、减轻毒副作用和癌前病变的防治四方面,旨在对消化道肿瘤的中医基础理论及 治疗 进展有进一步认识,为临床医生诊治消化道肿瘤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食管癌 胃癌 中医药治疗 综述
消化道肿瘤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自上世纪70年???以来,有关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查阅了30年来有关消化道肿瘤文献报道共800余篇,经整理回顾如下。
基础理论研究
(一)舌象研究
食管癌 食管癌病人舌象的变化与病情密切相关。.李佩文等[1]通过对500例食管癌患者观察发现:不同病期患者,其舌质表现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癌以淡红舌为主,紫舌仅占28.4%。病至中期和晚期,淡红舌比例递减,而紫舌比例递增,晚期癌肿紫舌占45.5%,与此同时,淡白舌比例亦随着疾病 发展 而依次递增。食管癌组黄厚腻苔及白厚腻苔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薄白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孙善琳等[2]观察了128例食管癌患者的舌象,发现早期多为薄白腻苔,中期或中晚期可见龟裂舌,舌质青紫色或红绛舌多见,晚期则青紫舌,瘀点、瘀斑更加明显。在放射治疗后,对舌质的 影响 较大,如红舌程度加深或转为绛舌,提示放疗反应较重;对放疗无效者,舌紫程度加深,反之舌紫程度减轻。舌质由紫转淡红或晦暗转明润,舌苔由厚转薄或由无苔转薄白苔,示病有转机,反之为逆。舌紫的加深程度可反映肿瘤的恶化程度;红舌的加深常提示有放疗副作用。
李天海[3]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发现食管癌患者菌状乳头微血管中血色暗红,血流缓慢,襻顶瘀血,表明有血瘀现象,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胃癌 胃癌病人的舌质变化与病情的轻重有密切关系,周阿高等[4]对107例胃肿瘤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观察,发现胃癌病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占58.9%(63/107),而且胃癌病人的紫舌阳性率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而是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iv期胃癌患者的紫舌阳性率高达60%,ii、iii期也超过50%;胃癌病人的舌象变化与高凝状态有密切的关系,63例舌质紫暗者4项血凝指标(抗凝血酶iii、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纤溶总活力、因子viii相关抗原)与正常人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而44例非舌质紫暗者3项血凝指标有显著差异(p<0.001),舌质紫暗者与非舌质紫暗者比较,2项血凝指标(抗凝血酶iii、纤溶总活力)也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胃癌病人的紫暗舌和高凝状态是疾病所致,是肿瘤血瘀病机的依据,也是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胃肿瘤的依据之一;舌质与血凝指标密切相关,都可以作为胃肿瘤诊断血瘀证的重要手段。
范德荣等[5]对168例胃癌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紫舌(包括红紫、淡青紫、青紫)阳性率达70.8%(119/168),而健康人的紫舌阳性率仅占12.5%(25/200),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健康人组淡红舌占70%(140/200),胃癌组仅占5.4%(9/168),p<0.001。健康人组瘀点瘀斑的阳性率为3.5%(7/200),而胃癌组为29.2%(49/168),p<0.001。晚期胃癌淡白舌者,瘀斑和瘀点多且面积大。健康人组薄苔占76.5%(153/200),胃癌组仅占26.2%(44/168);胃癌组剥苔占8.9%(15/168),健康人组占1%(2/200),p<0.001;健康人组黄苔占14.5%(39/200),胃癌组占39.3%(66/168),p<0.001;胃癌组有灰黑苔和光剥苔者占7.7%(13/168),健康人组则无,p<0.001;健康人组裂纹舌占1.5%(21/200),胃癌组裂纹舌占20.8%(35/168),p<0.001。以上说明舌象的变化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或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者,若见紫舌、剥苔以及舌边或舌下有瘀斑或瘀点等血瘀征象者,在排除其他疾患后,应高度怀疑有胃癌的可能性。
王莉等[6]观察了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发现100例正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