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文.doc
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采用腰椎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1~30岁13例,31~40岁9例,41~50岁3例,57岁1例。有23例受到闪、扭、撞等外伤而发病,有3例明显外伤史。发病后1~6个月就诊者15例,6~12个月就诊者4例,1年以上2例,3年1例,5年2例,7年1例。
1.2 治疗方法 复位手法:病人反坐(骑坐)靠背椅上,两脚并在椅子后腿处,医生坐在病人背后,用两手拇指交替触摸患者腰椎脊柱棘突顶部和两侧缘,左右进行比较,仔细察觉棘突偏歪情况,确定偏否方向。如棘突偏右医生左手拇指顶压在偏歪棘突右侧,右手臂穿过病人右腋下抓住病人左手侧后颈肩部,牵拉病人向右侧屈20°,前屈45°~60°,旋转30°左右,此时顶压偏歪棘突之左手拇指向左顶推偏歪棘突,常伴随响声,同时指下感觉偏歪棘突轻度移动,既示复位成功。如棘突向右偏歪,牵拉旋转和顶推棘突方向与此相反。
理筋手法:偏歪腰椎拨正(复位)以后,让病人端坐,上身稍前倾,医生一手拇指压在患椎上边,另一手拇指在棘上韧带剥离出由上向下顺压2~3遍,将棘上韧带理顺抚平。.
按摩手法:让病人俯卧床上,用双拇指按摩患侧梨状肌,大腿后面腘窝等处2~3遍,如发现梨状肌肿胀或束状坚硬者要加用下压复位手法,以上手法每隔5~7天1次,至体征和症状消失。如复位的腰椎已稳定,停用旋转手法,按摩手法每天1次。
梨状肌肿胀或束状坚硬严重者,配合封闭,每次用强的松龙25mg加2%普鲁卡因6~8ml,用7号穿刺针头注入梨状肌肌腹。
2 治疗效果
2.1 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30°,前驱9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70°以上。显效:腰腿串痛明显减轻,腰部畸形和形体改善,腰部活动范围及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6例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90天,平均3.65天,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
3 典型病例
例1:女,42岁,金属机修厂工人,2007年1月24日就诊,腰伴左腿串痛7年,腰部扭伤史。病人于2000年12月工作中扭伤腰部,当时腰部疼痛,行动困难。2周后开始左腿串痛,经第三人民医院多方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检查:别人搀扶就诊,弯腰歪髋体形,左腿不能迈步,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0°,前驱90°,左侧弯10°,右侧弯20°,患者直腿抬高30°以上。挺腹屈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0°,右60°,左拇指背伸肌力消失,右下肢外侧皮肤感觉消失,腰椎侧弯身理曲度变直,腰4棘突向左偏歪,患椎棘间隙上宽下窄,棘上韧带剥离患椎左侧压痛放射性疼痛(+)。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上述旋转手法先将偏歪腰椎棘突拨正,梨状肌弹拨下压,大腿后右和腘窝处按摩,经三次治疗明显好转,可独自行走数十米,五次治疗后疼痛大减,腰部活动增加,左腿可抬高45°,共治疗2个月。于2007年4月复查,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行动自如,已上班做保管工作。随访:2年保持治疗 ,恢复工作。
例2:男,48岁,磨具厂瓦工,2006年3月就诊。腰扭伤5年,腰伴左腿放射痛2个月。检查:弯腰歪髋体形,腰椎侧弯,生理曲度变直,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15°,前驱6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左45°,右80°,挺腹屈颈试验(+ +),左下肢股四头肌萎缩1cm,左下肢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腰4~5左侧放射性加痛(+),腰4棘突偏左,棘上韧带肿胀,腰4~5棘间隙小于腰3~4棘间隙。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上述手法治疗,当即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增加,以后每5天1次,治疗2个月,于5月复查,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30°,前驱9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90°,嘱病人休息1个月巩固治疗。随访:于6月上班,恢复工作。
4 讨论
本法是现代医学知识同祖国医学传统正骨手法融会贯通的新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效果满意,病人欢迎,经5年多临床观察,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者,现就其发病和治疗机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4.1 有关解剖结构与发病的关系 椎间盘及椎间纤维软骨盘,又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步分组成,是连接椎体起缓冲作用的弹性软垫,它和后关节构成脊柱运动的基础,脊柱前后侧方肌群及其他神经支配是脊柱运动的主要力量,脊柱内外平衡一直来完成正常脊柱功能活动当腰部受到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