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文].pptVIP

第1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文].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文]

第一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一、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的起源;原因;五谷丰登;麦;十二生肖:;商朝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猪;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 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唐代时期;翻车·马钧;筒车(水力冲击);农具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材质的变化: 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 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 单一性——多样性;; 水利工程;;分洪、灌溉; 水利工程;原始;重点知识;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三: 经营方式: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三、耕作方式的变化;思考;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4.小农经济特点;5.评价小农经济; 一、产业结构: 二、生产模式: 三、经营方式:;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归纳总结;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篇论文,有5个地方写错了,一起来找茬;1.(2007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以下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C.北方一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4.(2008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5.(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6.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7.“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 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③④;8.俗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1.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有 ①小麦 ②水稻 ③玉米 ④粟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