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流体机械教学1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程流体机械》教学课件;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1;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2;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3;③ 温度系数?T ? 取决于进气过程传给气体的热量 ? 热量来源之一:气道传热 ? 热量来源之二:节流损失 ?一般根据经验图选取 ? Ⅰ区范围适用于双原子气体;小等墒指数的多原子气体,可参考Ⅰ区取较高的数值 ? Ⅱ区适用于气缸不冷却的制冷压缩机,直流式取较大值,一般型式压缩机取较小值 ? Ⅲ区适用于进气温度低于-25℃的低温制冷压缩机及其他低温压缩机等;③ 温度系数?T ? 工作条件对?T的影响 ? 压比大则排温高,故缸壁平均温度也高,缸壁对进气加热明显,故?T小 ? 机器转速越低(大型)热交换时间越长则?T越小,反之高转速?T相对较大 ? 比重小的气体(氢)导热系数较高,吸气过程预热越严重,因而?T值较小 ? 绝热指数较小的气体(氨、氟利昂),排温和缸壁温度较低,故?T值较高;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6;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7;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8;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9;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10;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11;⑵ 级数的选择 ? 多级压缩机的最佳级数 ? 多级压缩的缺点——结构复杂成 本增加、气阀及通道流动损失增 加、运动副增加,机械摩擦增大。 整机等温指示效率最大 效率相同时选少的级数 ? 级数选择的其他原则: 大中型压缩机以省功为原则,不吝惜级数增多 小型移动式压缩机重量是矛盾,尽量选少级数 一些特殊气体压缩机级数取决于级允许的排温 ? 可参考的经验表格(从常压开始压缩);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13;2.3 压缩机级的工作过程-14;? 第三次课要点回顾(10min);三、往复压缩机热力和动力性能(4h);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1;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2;⑵ 进、排气系统 ? p1=常数 p2=常数 ? p1 =常数 p2≠常数 ? p1≠常数 p2=常数 ? p1≠常数 p2≠常数;2、排气温度和压缩终了温度 ⑴ 定义和计算 ? 排气温度——工作腔排气法兰接管处测得的气体温度 ? 压缩终温——工作腔内气体完成压缩开始排气时温度 ⑵ 关于排气温度的限制 ? 由于种种原因,各种气体压缩机中排气温度都需加以限制,有时甚至因为排气温度的限,压缩机不得不采用较多的级数,或采用进气冷却等措施来降低排气温度 ? 润滑(润滑油挥发燃烧、积炭) ? 腐蚀(高温时介质腐蚀性加大) ? 爆炸(乙炔、乙烯等) ? 化学反应(石油裂解气聚合或分解) ? 密封材料限制(自润滑材料);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5;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6;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7;4、压缩机热力分析计算 ⑴ 冷却析水问题 ? 气体被压缩冷却后析水的判断条件: ? 析水系数——压缩机第i 级吸入的析出水分后的湿饱和气体的体积折算至一级进口压力和温度状态下的数值,与一级实际吸入容积之比(暂不考虑泄漏和抽气),称为第i级的析水系数??l;? 析水系数计算 ? 设一级进口吸入1m3湿气体,其中干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 二级吸入的析水后的湿气体容积(pS2、TS2状态)为: ? 整理前两式,则: ? 再将V2换算到一级进口状态,与原始1m3湿气体容积的比值为二级析水系数: ? 多级压缩机任意第i级的析水系数为: ? 当压力较高时,pSi/(pSi?psai)≈1,故有(即此后的级??相等,即认为再无水分析出) ? 某一级的析水系数实际上反映的是该级进口前的冷却情况,某一级进口前有水分析出,会影响到该级和其后所有级的析水系数,也影响该级和其后各级工作腔容积的设置。;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10;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11;气量关系示意图;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13;3.1 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和计算-14;⑵ 轴功率和机械效率 ? 轴功(压缩机轴端输入)=指示功+摩擦功 ? 机械效率?m=指示功(功率)/轴功(功率) ? 机械效率选取 ? 中、大型?m=0.86~0.92 ? 小型压缩机?m=0.85~0.90 ? 微型压缩机?m=0.82~0.90 ? 其他:高压机、无油机、泵油、注油器、风冷;⑶ 热效率 ? 等温指示效率——理论等温循环指示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i-is ? 等温轴效率——理论等温循环指示功与轴功之比?is,也称全等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