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概览之土特名产
广东概览之土特名产
金渡花席—肇庆
金渡花席 是肇庆著名的传统床上用品和手工艺品,主要产于肇庆高要市金渡镇。
花席的主要材料是蒲草,又叫茳芏,主要来源于高要的金渡、白土一带,它细长、光洁、柔韧,有“赛龙须”之美誉。编织花席的蒲草,须经过挑选、舂平、漂洗、染色,然后方可编织,草席以细密均匀无接草者为上品。
金渡花席生产始于明代,以各家各户妇女手工编织为主,是金渡一带等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手工业。清代中期从国外传入染料,金渡农民率先将处理过的蒲草染成红、绿、蓝、紫色,编席时色草与白草相间,形成名种色泽鲜艳的图案,编织出图案花席,故称金渡花席。其优点:草细柔韧、结实平滑、美观大方、冬暖夏凉、经久耐用、抗拉力强。
肇实-肇庆
肇实 学名芡实,属睡莲科。是广东肇庆著名的特色产品。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遂改称为肇实,一直沿用至今。
肇实为常年生水草植物,茎和叶都长有刺,开紫色花,生长在湖泊和水塘之中。肇实有明显的蟋蟀纹,断口处凹凸不平,含丰富的淀粉,煮熟后似怒放的菊花,极之松化。据分析,每100克肇实中含蛋白质11.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75.04克,热量351千卡,粗纤维0.4克,钙质1.2克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祛湿、固精益肾、止泻的功能。
端砚-肇庆
端砚 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唐代,肇庆称端州,所产的砚称“端砚”。宋代列为贡品。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端砚主产于城区的端溪名砚厂,民间端砚制作以黄岗镇为盛,鼎湖区沙埔镇、高要市金渡镇次之。
端砚名坑分布于肇庆市城区周边的群山中。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是端砚最具代表的名坑所在地,如水岩(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等连绵数公里;二是城区之北的北岭山一带,如宋坑、梅花坑等??水岩砚材居众坑之首。
端砚鉴赏。砚是古代文房工具,前人以发墨与否论质。端砚“嫩而不滑,秀而多姿”、“墨如云气蒸清,少研辄满”,成为中国砚中极品,历朝官达、文人的追求物。步入当代,端砚由实用品渐向艺术品进化,石质、石色、石品和工艺是鉴赏的主要根据。
剑花-肇庆
剑花 也称霸王花、霸花鞭、三菱剑、学名叫量天尺。肇庆产的剑花有人工栽培和野生两种,尤以七星岩野生剑花为上品,它生长在石壁和石缝中,风味独特,被誉为“七星剑花”。七星剑花为七星岩特产之一,每看六月至九月为盛花期,其中以七、八月主为,花色白中带黄,形如喇叭,花采下晒干后,色黄净,再经蒸煮曝干,可供食用或药用,剑花性微凉,有清热润肺的功效,用它煲出的汤带有清甜滑口等味道,适合炎热的夏天或者体内燥热的人饮,有除痰、清热、润肺等功效。
剑花性味甘、凉、入肺,含有三十个烷,具有清热痰、除积热、止气痛、理痰火、清肺热和滋补的功效。
?
裹蒸—肇庆
?裹蒸 是肇庆特产之一,除传统的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外,如今又加入冬菇、鸡蛋、腊肠或者牛肉等裹蒸,被冠名“肇庆特种裹蒸”,而“上素裹蒸”则是以花生、白果、冬菇做馅,很受佛教信徒热捧。肇庆裹蒸以甘香软滑、齿颊留香的口感享誉中外。
过年吃裹蒸,是广东肇庆人千年习俗。从大年二十五日开始,肇庆人就开始包裹蒸粽,家家包家家蒸,满城都是裹蒸香。清代诗人王仕祯曾有诗赞“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描述端州至今不变的乡俗。
据载,汉代,西江两岸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是百姓春节探亲拜年必备的礼品,寓意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当地中医院的梁医生称,裹蒸不仅是一种美食,且具有补中益气、止夜尿和增加热能的作用。
肇庆裹蒸的特色就是用大冬叶包裹,不仅清香,还能保鲜,而大冬叶是当地的特产。“冬叶”是北回归线上肇庆独有的植物种,生长在西江流入肇庆段的断壁残垣的旧屋边和乡间小道旁,其厚叶中含有丰富的叶液,外表碧绿发亮,具有色绿、叶香、防腐、含天然的保鲜叶绿素等特点,用冬叶裹粽蒸,嫩滑甘香。
秦代《南齐·蝗帝史》记载:“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餐’。”肇庆裹蒸受皇帝珍爱,要留一角作晚餐,是上佳美食。
2009年“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月18日,“肇庆裹蒸制作技艺”挂牌在肇庆市肥仔伟食品有限公司。当地政府表示,其目就是推动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把裹蒸制作流程“一条龙”式向市民和游客展示。
大田柿花-五华
?大田柿花 产于五华县大田镇的果合柿(加工后称柿饼、柿花),有300多年的历史。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