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

四、坛庙建筑群;1、天 坛;天坛位于北京东南隅,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历时14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群,占地面积达270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两倍多。 天坛是我国象征“天”的一座坛庙建筑,明、清皇帝每年祭天和祈谷(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 ;明清皇帝祭天祈谷活动;天坛坛域由两重坛墙环护,外坛墙南北相距1650米,东西相距1725米。内坛墙南北相距1243米,东西相距l046米。中心称“内坛”,两坛墙之间的地段,称“外坛”,主要入口设在外坛西侧。 坛内祭把建筑集中于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南北两坛由一条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砖砌甬道——丹陛桥相连,组成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 ;圜丘坛在天坛南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称祭天坛??? 圜丘坛分为上中下三层,通高五米,由雕栏围护的巨大石砌圆台。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 圜丘的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 ;天坛建筑中蕴含的崇“九”文化;位于圜丘坛和祈年殿东南隅,用绿色玻璃砖砌成的窑炉。供祭天时用松柏木材焚烧小牛犊以献给正位神——“皇天上帝”之用。;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圜丘坛的正殿。皇穹宇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 殿内正位石台宝座的金龙神龛内,是平时供奉“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神龛,供奉清朝皇帝祖先牌位。; 回音壁周长193.2米,厚0.9米,墙面光洁平整,周围的围墙呈圆形,起到传音的作用 。; 丹陛桥又叫海墁大道,以白石筑成。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长360米,宽29.4米,南低北高。路面中为“神道”,左为“御道”,右为“王道”(陪臣走的路)。; 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祈年殿内的藻井; 位于祈年殿后,原是平时尊藏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故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并塑造有清代皇帝敬奉上帝的蜡像,常年供人观览。; 位于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是明清皇帝祭天、祈谷前进行斋戒沐浴的地方。; 这是皇帝祭天斋戒期间接见陪祀群臣的地方。殿分五间,为砖砌结构。整个殿堂不用梁、枋大木,因此称为“无梁殿”。;文化遗产价值:;2、曲阜三孔; 曲阜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立,习称“成化碑”。碑高6.2米,龟趺高1.25米。碑文为明宪宗朱见深御制,极力推崇孔子思想。该碑以精湛的楷书书法著称于世。; 十三碑亭位于奎文阁后,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南八北五,东西排列。亭内存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石碑55块。其中金代碑亭2座,是孔庙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元代碑亭2座;清代碑亭9座。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金代始建。现存建筑为明隆庆遗物,高12.05米,宽7.34米,平面正方形,四面敞开,每面3间。乾隆皇帝书杏坛赞,刻碑立于其内。 ;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全庙最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32米,宽54米,深34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丹墀 ; 殿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檐高达6米,直径0.8米,下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下18根石柱,皆为八棱形水磨浅雕团龙,每柱雕龙72条。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缀以山石。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精美,雕刻剔透。; 大成殿内供奉五大圣人、十二位先哲。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 寝殿是孔庙三大建筑之一(另两大建筑为奎文阁、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