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时期的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

宋元时期的中医养生学发展概况 两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在思想上倡 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出现“新学” 哲学流派,他们既有争论,又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扬, 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影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 管理,发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发展。此外,科学技 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字 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对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因此、古代的养生学说,得到了较好的结承,并且 有了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 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 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一、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日益丰富发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 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及养生、杂治等 分 66 门,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 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 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肯定这些方法的效果,并倡导这些 保健方法的适用。宋代宫廷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 不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而且载有 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 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 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宋元时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取得了卓越的成 就。在同时期世界药物学领域占领先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金元医家和养生家根据阴阳五行等理论对于药物 的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使其既适用于疾病辨治,又有利于 防病保健。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编撰的《本草衍义》 中,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相应性味的药物。指出只有明了 药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张元素 的《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 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 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 的“针灸铜人”以及新的针灸专著,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 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同时,又出现了 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 疗保健的目的。 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及其辑要本《云笈七签》,虽 属道家书籍,但书中记述很多导引、气功、按摩等有关方法, 对于防病保健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在唐代孙思邈重视老年保健的基础上,宋元医家、养生 家寻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认识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 点,丰富老年人的治疗保健原则和方法,促进了老年医学的 发展。宋代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在此书的基础 上继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内容颇为详尽,是 老年医学专书。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对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 法的认识更趋完善。 (一)强调精神摄养 根据老年人的精神情志特点,陈直指出:“凡丧藏凶祸 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 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凶祸远报不可令知,轻薄婢使不可令 亲”。说明保持老年人情绪稳定,维持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 的。邹铉还指出了心病心医的情志保健的原则。《寿亲养老 新书》中载有一首诗:“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 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说明了只有进行自身 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二)主张饮食调养 对于老年人,合理调节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年 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 不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则疾患”。因此,提出“老 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 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 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朱丹溪对于老 年人的饮食提出“尤当谨节”、“茹淡”,强调节制饮食,又 要避免摄入燥热厚腻之物,以保养精气。忽思慧的《饮膳正 要》、贾铭著《饮食须知》等,又都丰富了饮食调养的内容。 (三)提倡顺时奉养 《内经》提出四时养生法则,到宋元时期不仅尊崇其说, 而且增广其法,从而丰富了顺时养老的内容。对于老年人, 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来保养身体,更为重要。故陈直指出, 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 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朱丹溪亦指出:“善摄养 者……各自珍摄,以保天和”(《格致余论》)。故养老大法, 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 此外,邱处机著《摄生消息论》亦从不同角度对四时的精神 调养,起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