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8《诗词3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VIP

语文:4.18《诗词3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4.18《诗词3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虞 美 人;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习称李后主,在位十五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他被俘北上,囚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三年,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毒死。 ;作者 ;写作背景 ;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知”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知”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物特殊涵义吗?;⑤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小结:;读李煜《虞美人》一词,选出对该词分析不当的一项(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诗歌特点;陆游诗歌特点;《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五年,是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但他积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   诗文大意是: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兵定中原之干云豪气。雪夜驾战船巡视瓜州渡,秋风驭铁马勒缰大散关。胸中自有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疆卫国,恨不能仿效诸葛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白发照镜,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精华鉴赏;扬 州 慢;作者简介; 题 解;整体把握;佳句赏析;“自胡马窥江去后”; 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他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 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 ,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比较阅读;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