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与相关疾病(NutritionandRelatedDiseases)授课教师李宗翰矿.doc

营养学与相关疾病(NutritionandRelatedDiseases)授课教师李宗翰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学与相关疾病(NutritionandRelatedDiseases)授课教师李宗翰矿

營養學與相關疾病 (Nutrition and Related Diseases) 授課教師:李宗翰 礦物質(Mineral) ? 蔬果含鈣、鉀、鎂較多,是(1)鹼性(2)酸性(3)中性食物 礦物質是廣存於自然界的無機物,在新陳代謝扮演重要角色,例如: 鈉、鉀離子控制體液移動, 鈣、磷提供身體骨架, 鐵提供血色素所需的鐵素, 鈷是維他命B12的中心原子, 碘是構成甲狀腺荷爾蒙的必需元素。 大多數礦物質在酸性環境中較易被吸收(胃酸有助於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 礦物質可以分為二類: 1. 巨量元素:包括有鈣、磷、硫、鎂、鈉、鉀、氯等七種。 2. 次要元素:約有十八種,其中十種功能清楚(註一)。 次要元素包括硒、鋅、鐵、銅、錳、碘、氟等。一些礦物質會造成污染,稱為有害元素:如汞、砷 、鉛、鎘等。 礦物質除了與骨骼的健康、酸鹼的平衡、肌肉的收縮和神經的傳導有關,部分並能抗氧化。礦物質的種類決???食物的的酸鹼, 含鈣、鉀、鎂較多,就是鹼性食物,如蔬果, 含磷、硫、氯較多的就是酸性食物,如肉、蛋、奶、米飯。現代人酸性體質比較多,人體酸性化為「百病之源」,日本發現百名癌病患體質都呈酸性反應;另外,百分之八十五的痛風、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是酸性體質。八成以上都市人呈酸性體質(註二)。營養師簡妙凌表示,時常交際應酬的人,體質容易變酸。肉類〈雞肉、豬肉、魚肉〉、蛋類、啤酒、麵粉、花生、大麥等,屬於酸性的食物。蔬菜、水果屬於鹼性的食物。一般人體是偏弱鹼性。 食物中帶有鈣〈CA++〉、鈉〈NA+〉、鎂〈Mg++〉等正離子,則為鹼性食物; 帶有磷、硫、氯等負離子則為酸性食物(註三)。 吃一份的酸性食物,必需搭配兩份的鹼性食物,例如一百克的牛排,相對地用兩百克的綠色蔬果來搭配。中醫師吳炫璋表示,把體質調理成鹼性,可多吃蓮藕、燕麥、綠豆等食物(註四)。 註一:Williams SR, Schlenker ED: Essentials of Nutrition and Diet Therapy, eighth Ed., Mosby, 2003 註二:2007/10/05,台灣新生報,李叔霖報導 註三:2009/03/25,台灣新生報,鍾佩芳報導 註四:2007/09/06,台灣新生報,李叔霖報導 巨量元素(鈣、磷、硫、鎂、鈉、鉀、氯) § 鈣(calcium) ? 胃酸(1)有助(2)抑制(3)不影響鈣的吸收 ? 膳食纖維(1)有助(2)抑制(3)不影響鈣的吸收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美國人鈣的主要來源是奶製品,其次是深綠葉菜及穀類。不過,葉菜中的鈣不易被吸收。 增加鈣吸收的因素包括: 1. 維他命D。 2. 身體需求: 生長和懷孕會增加鈣的吸收,年老會減少鈣的吸收。 3. 食物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黃豆蛋白(含異黃酮素)和乳糖(可轉變成乳酸)有助增加體鈣。 4. 酸度: 胃酸有助於鈣的吸收。 減少鈣吸收的因素包括: 1. 維他命D缺乏。 2. 食物脂肪。 3. 纖維素。過量膳食纖維會與鈣結合,影響其吸收。 4. 鹼性環境。 99%的鈣以動態性質存在於骨頭,1%的鈣存在於血液循環。血液中的鈣離子和血液凝固、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細胞膜滲透、酵素激發有關。成年人血中鈣與磷的濃度互成消長,當血磷增加時(如洗腎病人),血鈣會減少。 平衡血中鈣濃度的因子: 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增加小腸對鈣的吸收,並將骨骼中的鈣釋入血液,也可促進腎臟再吸收鈣並排除磷。 維生素D: 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並使其沉積於骨頭。 降鈣素 (calcitonin): 由甲狀腺分泌,與副甲狀腺素拮抗,可降低血鈣濃度。 鈣的功能包括: 1. 骨與牙齒的形成。 2. 血液凝固: 成纖維蛋白。 3. 神經傳導: 鈣離子電流啟動神經訊息流動。 4. 肌肉收縮和放鬆: 鈣離子啟動肌肉纖維收縮。 5. 細胞膜滲透: 鈣離子控制液體與溶解物通過細胞膜。 6. 酵素激發: 特別是對肌肉收縮時釋放能量的酵素。 7. 血壓控制: 食物含高鈣(如牛奶)可降低血壓,其機轉可能是促進鈉的排除。 鈣離子不足造成抽筋(肌肉痙攣)和骨質疏鬆。 停經婦女常有骨質疏鬆,會造成骨折。 牛奶、起司、蛋、綠葉蔬菜、豆類、甘藍、花生、全穀都含有豐富的鈣質(註一)。 註一:Williams SR, Schlenker ED: Essentials of Nutrition and Diet Therapy, eighth Ed., Mosby, 2003 鈣的功能與體內代謝 鈣是人體內重要的礦物質,不僅跟骨骼健全有關,還跟心臟(鈣太少會使心跳無力)、肌肉、神經系統的運作有關。 鈣儲存於血中和骨中。當血液中的鈣不足時,骨頭會釋放鈣至血中。鈣與磷酸結合始可被儲藏起來,但若磷酸的量過多,為了處理過剩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