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Review新
金玄卿
thexuanqing@
thexuanqing@163.com
;善意取得;韩国民法的法源;一、民法的概念与性质;(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法典:是指按照一定体系将各项法律制度系统编纂在一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典:就是指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各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加以系统编纂从而形成的规范性文件。
中 :中国目前尚无民法典,因此不存在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商法只能作为民法的特别法存在,而不应当与民法相分离。)
韩 :《民法典》,,,,1958年颁布,现行的民法典2010年12月21日最新修改的。;韩国民法的特点;*** 韩国民法典的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中韩民法的历史发展;中韩民法的历史发展;二、民法的性质;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民事权利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债的发生原因;合同;侵权行为; 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三、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法律体系); ;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商法体系;;四、民法的渊源;(一)中国民法的渊源;(二)韩国民法的渊源;;** 法律适用原则;韩国宪法法院制度;韩国宪法法院制度;;韩国坟墓基地权;善意取得;一、民法基本原则概述;(二)特点
效力贯穿民法始终;
体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
集中反映民事立法的目的和方针;
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
民事立法、执法、守法及研究民法总的指导思想。
(三)功能
1、法律行为的解释标准
2、补充和修改法律(成文法(制定法))漏洞;一、中韩两国的民法基本原则;(二)韩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私法自治原则(????? ??)
:人格的保护、契约自由、所有权尊重、过失责任、人格的平等。
2、 社会衡平原则(??? ??? ??)
《韩国民法》第2条规定(诚实信用、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一、平等原则;(三)内容
1.当事人的权利能力(资格)平等
2.当事人地位平等
3.当事人权利义务平等
4.当事人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平等;二、私法自治原则(自愿原则);(三)内容
1.当事人自由决定从事任何民事行为。
2.不自愿民事行为的效力存在瑕疵。CASE
3.当事人对自愿从事的民事行为负责。
;三、公平原则;四、 等价有偿原则;五、诚实信用原则;;《韩国民法》第2条;六、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权利滥用与诚实信用;善意取得;;PS:
;;PS.
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意义——民法的核心
民法的主要内容都是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合伙制度等;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义务。民法分则部分几乎都是在规定民事权利的,物权-债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继承权。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与期限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原因。
民事法律关系是分析、解决案例的方法。;;根据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的范围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二) 民事义务 ;;2005年司考题
: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
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
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
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 民事法律事实: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二) 行为 ;1.表示行为
(1)民事行为(法律行为):
行为人基于其意志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是实现行为人自由意志的民法工具,是最主要的民事法律事实。
(2)准民事行为:
A.催告
B.通知(观念通知、事实通知)
;2.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
行为人实施的一定行为,不管当事人主观上是否确立、变更或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愿,由于法律的规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
(1)合法的事实行为:
(2)不合法的事实行为:
;善意取得;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权利能力;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遗嘱自由原则及其限制;** 遗嘱自由原则及其限制;**中韩两国对遗嘱自由的限制;**中韩两国对遗嘱自由的限制;* 中国的必留份制度;* 中国的必留份制度;* 韩国的遗(必)留份制度;* 韩国的遗(必)留份制度;* 韩国的遗(必)留份制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