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染料与颜料介绍
染料与颜料介绍;5.1 概述
5.2 颜色与染料染色
5.2.1 光与颜色
5.2.2 染料结构与颜色
5.3 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5.4 常用染料的合成及应用
5.5 颜料; 公元2600年,中国就有染料应用的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染料的国家;
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我国染料和染丝技术相当成熟;
纺织印染工业发展,天然染料(如靛蓝) 合成染料;
1856年,英国 Perkin 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
1856~1861年,Verguin和Lanth合成了品红与甲基紫;
合成染料:3000多个品种,几百个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世界染料生产的著名企业:德国BASF公司、Bayer公司;
中国与西欧是世界染料的主要生产地;
我国染料与颜料生产与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染料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细化工行业。;二、概念;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其他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能以高度分散微粒状态而使被着色物着色,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力。;有机染料和颜料都应该满足如下要求:;三、应用途径;染色过程;
(二)染料在被染物内的固着方式:
染料在被染物内固着,不同的染料与不同的被染物,固着原理不同,染料的固着存在三种类型:
1.纯粹化学性固色:
指染料与被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染料固着在被染物上。
例: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彼此形成醚键结合。
2.物理化学性固着:
由于染料与被染物之间相互吸引及氢键的形成,使染料固着在被染物上。许多染棉的染料,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等都是依赖这种引力而固着在被染物上。
3. 机械固着(物理性)
将涂料制成分散液,通过浸轧使织物均匀带液,然后经高温处理,借助于粘合剂的作用,在织物上形成一层透明而坚韧的树脂薄膜,从而将涂料机械地固着于纤维上,涂料本身对纤维没有亲和力。 如:分散染料与颜料
;四、分类;(1)按照染料的应用性质分类 ;
4. 活性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分子中羟基、氨基等发生反应的基团,在染色时和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用于棉、麻、毛等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5. 直接染料 是一类可溶于水的阴离子染料。染料分子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它们不必通过其它媒介物质(媒染剂)而直接对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等)染色,它们也用于蚕丝、羊毛、纸张和皮革的染色。;6. 分散染料 是一类水溶性很小的非离子型染料。染色时,在染浴中用分散剂使染料成为小颗粒的分散状态对纤维进行染色,用于憎水性纤维如醋酸纤维、涤纶、锦纶等的染色和印花。
7. 还原染料 在碱液中将染料用保险粉(Na2S2O4)还原成所谓隐色体后溶解而染入纤维,然后经过氧化在纤维上重新还原成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它们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有时也用于维纶的染色。
8. 冰染染料 在棉纤维上由偶合组分(色酚)和重氮组分(色基)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水不溶性的偶氮染料。由于染色时在冷却条件下进行,故称为冰染染料。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9. 硫化染料 在硫化碱液中染棉、维纶用染料。
;(2) 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分类 ;8. 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在硝基染料的结构中,硝基(-NO2)为共轭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含有亚硝基(-NO)的为亚硝基染料。
9. 硫化染料 这是一类由某些芳胺、酚等有机化合物和硫、硫化钠加热制得,而在硫化钠溶液中染色的染料,它们有比较复杂的含硫结构。
10. 芪(1,2-二苯乙烯)染料 这类染料具有芪(1,2-二苯乙烯)结构,它和偶氮或氧化偶氮结构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共轭体系。
11. 活性染料 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分子中羟基、氨基等发生反应的基团,在染色时和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
12. (多)甲川和氮杂甲川染料 含有一个或多个甲川基(-CH=)的染料为(多)甲川染料。在(多)甲川染料中有一个或几个甲川为-N=所取代的染料为氮杂甲川染料。
此外,还有氮蒽、氧氮蒽、硫氮蒽、噻唑、喹啉等结构的染料。 ;五、染料的命名
(1)我国的染料命名体系 实行的是三段命名法,规定如下:
第一段为冠称,表示染料根据应用方法或性质分类的名称,为了使染料名称能细致地反应出染料在应用方面的特征,将冠称分为31类,如酸性、弱酸性等
第二段为色称,表示染料在被染物上色泽的名称,色泽的形容词采用“嫩”、“艳”、“深”三字。
第三段是尾称(字尾),以英文字母结合阿拉伯数字补充说明染料的色光、形态、强度、特殊性能及用途等。 ;1 冠 称2 色 称3 色 光4 色光品质5 性质与用途;(2)国外染料产品的命名
国外染料产品的命名,大致也采用三段命名法,但非常混乱。
(3)染料索引(Colour Index,CI)
《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