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7章 犯罪主体新
第七章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之一,即任何犯罪的成立都需要犯罪主体的存在。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是犯罪主体,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又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凡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刑事责任的基本实现形式是承受刑罚,因而犯罪主体也是刑罚的对象。因此,研究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都离不开对犯罪主体的研究。; 孙某(男),1983年7月4日出生,于1997年6月30日、7月1日、7月4日连续三次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于1998年7月2日、7月3日连续二次盗窃财物,价值2万余元;于1999年4月1日又绑架一小女孩,因勒索财物未成,遂即将女孩杀死。 分析孙某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构成何罪?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 根据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 ,我国刑法采取的四分法 :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年满18周岁的、精神正常的人;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 。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不满14周岁的人,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
4、盲人;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事责任有所减轻。;第三节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依法完全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17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其中的“强奸”包括奸淫幼女。 ;案例;案 例;1.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问题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实足年龄即周岁。
(2)周岁的计算方法:①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②1周岁以12个月计算。③从生日的第二天开始才算满一周岁,依次类推;生日当天不计入内。
2.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年龄界限问题;3.跨责任年龄阶段犯罪的认定问题 。
不能按照前后一并认定的方法去处理,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区别不同的年龄阶段,分别依法认定。
(1)行为人已满16周岁后实施了某种犯罪,并在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时实施过相同的行为,应当怎样处理?
(2)行为人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实施了那八种犯罪,并且未满14周岁时也实施了相同的行为。;案 例;案 例;分析;案 例;分析;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 );1.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 )
2.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三)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8条第3款);案 例;案 例;案 例;分析;案 例;三、生理功能丧失;案例;四、生理醉酒;病理性醉酒;德日刑法中的原因上的自由行为;例证; 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是德日刑法中的理论,近几年我国刑法学者亦有研究。急性生理性醉酒中的昏睡期、慢性醉酒中的慢性酒毒性精神病以及病理性醉酒均有可能成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 原因上的自由行为应负刑事责任的理由:国外有间接正犯说、意志支配可能说。我国学者认为,原因行为的责任能力和故意或者过失的等同于结果行为的责任能力和故意或者过失。;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2.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1)以特定公职为内容的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