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后宫之谜和亡国之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始皇的后宫之谜和亡国之因

秦始皇的后宫之谜与亡国之因 作者:李开元 来源:《21世纪世界经济导报》2007-8-20 第35版 作为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帝王,秦始皇的生平事迹,他周围的人和事,却多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至于秦帝国建立以前及其崩溃前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更是被整体性误解。李开元教授近年来钩沉索引,见微知著,志在复活此段历史。本报已发表了他的《破解秦始皇的生父之谜》(本报3月5日35版),《赵高变形记:帝国崩溃的阴影》(本报2007年5月19日35版)。《秦始皇的后宫之迷与亡国之因》为本系列之三。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特别是他诸多后宫中的正妻,也就是秦王时代的王后,做了始皇帝以后的皇后究竟是谁,更是扑朔迷离,似有似无而难寻踪影。 我们知道,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扶苏,幼子胡亥,中间知道姓名的还有公子将闾和公子高。然而,这二十多位子女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近年以来,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始皇陵的发掘调查有了相当的进展,不过,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关秦始皇后宫的任何消息。去年,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发掘的消息。今年三月,我专程再访西安,由夏太后墓开始,追踪考察与秦始皇有关的女性的墓葬,所闻所见,种种触发之余,觉得似乎可以对秦始皇的后宫之谜,作一迂回曲折的破解了。 历史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叫作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然而,证据是说了话的史料,史料才是重构史实的原始依据。对于没有直接证据的史实疑案,我们不妨寻找可以作为间接证据的史料,然后根据间接的证据,作合理的推测,求得一种近似的解答。近似的解胜于无解,也可以成为再求新解的基础。本文沿用这种方式,从秦始皇身边的一位神秘人物——楚国公子昌平君的身世入手,逼近谁是秦始皇的皇后这桩疑案的真相。 一、秦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楚系母亲的背后关联? 秦始皇死后不到一年,陈胜吴广之乱爆发,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有一句响亮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千古传颂,被历代史家认为是新的平民社会取代远古以来的贵族社会的标志,现代的史观派史家更以这句话作为规范秦末之乱的性质为阶级斗争的有力依据。然而,史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件重要的史实,陈胜吴广大泽乡起兵时,另有一项重大的标志性行动: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就是假称秦国公子扶苏,楚国大将项燕还在人世,宣称起义是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之下发动的。 这件事,《史记·陈涉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大泽乡起兵时,陈涉号令众戍卒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这段记事非常清楚,陈胜吴广起兵时既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也顺从民望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可以算是同时并举的另一句口号。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帝国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被二世冤杀。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曾经率领楚军抗击秦始皇灭楚的大将。由于这两位人物大名的出现,我们现有的对于秦末历史的理解出现了两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一、以身份地位而论,不管是扶苏还是项燕,都是第一等的贵族,陈胜吴广以他们作为起兵的号召,可以说与平民意识和农民革命的性质正相反,与上述对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解释也完全不合。这个矛盾,牵扯到有关秦末之乱的性质和时代背景被根本误解的重大问题,笔者打算将来细说。这里,笔者只想作一结论性的提示:秦末之乱的性质是六国复兴,时代特点是后战国时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始意义是哀王孙,同情六国旧贵族悲惨不幸的命运,其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被嬴秦一家所残酷摧毁了的各国各姓旧贵族,如今还有其种(后代)可以寻找得到乎?这种意义,才是在原文的语境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原义。至于陈胜其人,固然曾经与人慵耕,做过雇农的工作,但雇农决非天生,他为什么沦落到如此地步,成为赤贫的闾左,怕也是须要追究的问题。对此,我另有专文论述,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由于扶苏和项燕的同时出现而引起的另一个难以解释的矛盾,则是二人秦楚两国的出身与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复楚的目的之间的不协调。陈胜吴广起义的目的,是诛灭暴秦,复兴楚国。项燕是统领楚军抗秦的大将,当年就战死在大泽乡所在的蕲县地区,复楚的起义军以他的名义号召楚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秦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反秦的起义军将他的名字与项燕并列以为号召,怎么也有使人感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我在写作《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该书陈胜吴广反了的章节中我解释说,以扶苏的名义起事,反暴政而不反秦政,不仅顺应举国民情,而且有利于秦政府和秦军的瓦解。尽管是一种道理,总是有些牵强而不尽人意。 最近,我拜读了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藤田胜久先生的新著《项羽与刘邦的时代——秦汉帝国兴亡史》(讲谈社选书,2006年9月),有豁然开朗之感。藤田先生在该书第三章叙述陈胜吴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