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鸭稻共作技术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30  FORMTEXT B 40 备案号:DB FORMTEXT 23  FORMTEXT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FORMTEXT 23/T 2017— FORMTEXT XXXX  FORMTEXT ????? 鸭稻共作技术规程 2017 -  FORMTEXT XX - XX发布 2017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3/T 2017—XXXX  PAGE \* MERGEFORMAT 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景明、李平、刘国君、徐艳霞、黄新育、霍明东、郭文凯、马志刚、孟维珊、李同豹、王洪宝、郝彩虹、李满雨、赵秀华。 鸭稻共作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鸭稻共作的产地环境、育苗育雏、田间管理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鸭稻共作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肉鸭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263 无公害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23/T 068—2015 A级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 地理位置 应选择距离公路、工厂、居民密集区等喧闹区较远位置且地势平坦、成方连片的地块。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土壤性状 以保水保肥性较强、呈中性或微碱性、高肥力、灌水后能起浆、干涸后不板结的黏壤土为宜。 水源质量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育苗育雏 育苗 宜选择叶片直立、株型紧凑、分蘖力好、抗倒伏、抗病力强、品质优、成穗率高、熟期适中的早熟晚粳或晚熟中粳大穗型品种,其他参照DB23/T 068—2015第4章执行。 育雏 准备 4.2.1.1 雏鸭选择 4.2.1.1.1 品种选择 宜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麻鸭品种,尤以役用功能较强的役用鸭(可担负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和刺激生长等多项任务的鸭)为宜。 4.2.1.1.2 雏鸭数量 根据水稻田种植面积确定养殖量,可按每亩饲养15~18只准备。 4.2.1.1.3 选择健雏 应选择适时出壳、体重适中、绒毛干净、卵黄吸收好、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和眼睛明亮有神的健雏。 4.2.1.1.4 引雏时间 根据当地水稻生产进度安排购雏时间。以水稻插秧时间向前推28 d入孵种蛋为宜。 4.2.1.1.5 检疫 雏鸭应经过当地动物检疫机构的检疫并符合GB 16549的规定。 4.2.1.2 雏鸭运输 可参照DB23/T 1608《初生雏鸡运输技术规范》执行。 4.2.1.3 育雏方式 可采用火炕、网上或地面等方式育雏,并采用电热保温伞或红外线灯泡等人工给温方式。 饲养管理 4.2.2.1 饮水 雏鸭出壳后18 h~24 h宜进行饮水。初饮时,应逐只引导、调教,逐只地将雏鸭的喙轻按入饮水器中2~3次,然后放开让其自行饮水。1周龄内宜饮用凉开水(水温约为25 ℃),以后改用深井水或自来水。育雏前3 d内宜在饮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和盐分。 4.2.2.2 喂料 开食宜用配合颗粒饲料,并可加入适量切细的鲜嫩青绿饲料,撒在饲料盘中,供雏鸭啄食,以后每3 h~4 h饮喂1次。2 d~3 d后可逐渐增加雏鸭青绿饲料的饲喂量。日粮参考配参见附录A。 4.2.2.3 饮喂次数 1周龄内宜每昼夜饲喂7~8次(夜喂2~3次),2周龄内宜每昼夜饲喂5~6次(夜喂2次)。 4.2.2.4 分群 应根据雏鸭的生长发育及体质差异等具体情况分群饲养。一般情况下,以每群100~150只为宜。 4.2.2.5 环境条件 4.2.2.5.1 温度和湿度 育雏的温度和湿度参见表1。 育雏温度、湿度和密度 日 龄温度(℃)相对湿度(%)密度(只/m2)1~332~3070~6035~324~630~2970~6032~287~1029~276528~254.2.2.5.2 密度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