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6页(共15页)
勾股定理教学案例分析与设计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2007级
指导教师
摘要: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中最精彩最著名也是最有用的定理之一,在数学史上它是第一个真正重要的定理。本文首先指出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和在中学中的教学背景,然后对中学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对勾股定理这一节知识教学设计。
关键词:勾股定理;背景;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Abstract: Pythagorean pro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fascinating, famous and useful theorems in elementary geometry. This paper firstly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one of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in middle school, and then gives the cas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the teaching of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Key words: gou-gu theorem; background ; Case analysis ; Teaching design
勾股定理又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据考证,人类对这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有4000年!勾股定理是几何学的明珠,所以它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趋之若鹜;它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力和深远的影响[2]。我们不仅为之自豪,更要切实学好它,充分运用它。因此,对勾股定理的教学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认真研讨。
勾股定理的教学背景和教学意义
勾股定理的教学背景
中学数学教科书北师版(八年级 上册)《勾股定理》中,除了包括勾股
理及逆定理的知识内容外,还介绍了关于这些内容的一些历史资料。体现了浓重的数学文化气息。
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这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的数据呢?”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方和圆这些形体的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他的‘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了的啊。”所以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 [3]。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的数学原理了。稍懂平面几何的读者都知道,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图1-1所示:
图1-1
我们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
亦即: [3]相传古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了勾股定理,为了纪念他,在西方把勾股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关于它,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毕达哥拉斯和其弟子绞尽脑汁发现并证明出勾股定理,非常高兴,当即宰杀了100头牛祭神并宴请官员、富豪和名流。同时自豪地宣布勾股定理和证明方法。他的名字也迅速传遍世界各地。所以,当时就把勾股定理戏称为“百牛定理”。再后来就把“百牛定理”规范地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所以在西方亦称该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4]。
其实,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两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 ),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
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述,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 亦即:
《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以来的数学成就,共收集了246个数学的应用问题和各个问题的解法,列为九章,可能是所有中国数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而且很早就尝试对勾股定理作理论的证明。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图1-2), 用形数结合得到方法,给出
图1-2
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右图)。在这幅“勾股圆方图”中,以弦为边长得到正方形AB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鸟道专题——吉林省候鸟迁徙通道大图(1.4x1.4米).pptx
- 重介选煤厂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pptx VIP
- 2025《污水处理工艺的水处理厂总体布置设计案例》2100字.docx VIP
- 场内机动车辆特种设备主要类别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参考.doc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docx VIP
- 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171:2004.pdf VIP
- 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美术课程的研究.pdf VIP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第一次作业答案.pdf
- 石油化工行业既有建筑物抗爆涂层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pdf VIP
- TCECS1048-2022 建筑外围护结构抗风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