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案:D(A、“而”: 但、却,表转折;B、“以”:因为,表原因;C、“所”:助词,与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于”,前句“向、对”之意,表对象;后句作“在”之意,表处所。);答案: ①只是用浓墨洒泼,大点点出。郭生非常奇怪,拿着去告诉王生。 ②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准备一些鸡肉、饭菜,给狐狸吃。;“考试大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2、“在文中”: ①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②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之】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动词,到……去。 ;1、作《师说》以贻之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3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是谁之过与 5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6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7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动词,到 2、补充音节,无义 3、动词,到 4、助词,宾语前置 5、定语后置的标志 6、宾语前置的标志 7、定语后置的标志 8、到,补充音节,无义;二、【其】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三)用作连词。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2、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5、亦各言其志也 6、臣从其计, 大王亦幸赦臣;1、副词,表祈使 2、副词,表揣测 3、连词,表假设 4、副词,表反问 5、连词,表选择 6、副词,表祈使 7、补充音节,无义;三、【而】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8.表示目的关系 ;【而已】;【而况】;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吾尝跂而望矣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余闻而愈悲 6、掩口胡卢而笑 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10、军惊而坏都舍;四、【以】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三)助词 ;(四)动词 ;(六)通假 ;【以是】【是以】;【有以】【无以】;1、连词,表并列 2、连词,表修饰 3、连词,表修饰 4、连词,表承接 5、连词,表目的 6、连词,表目的 7、连词,表结果,以致 8、连词,表原因 9、动词,任用 10、动词,认为;1、介词,因为 2、介词,用、拿 3、介词,用、拿、把 4、介词,依据、按照 5、介词,在 6、介词,凭借 7 、介词,因为,由于 8、介词,根据 9、通“已”,已经 10、通“已”,停止;五、[为];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③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2)表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等。;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4、故为之说 5、为国以礼 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为坛而盟 9、项燕为楚将 10、孰为汝多知乎;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臣请为王言乐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7、避暑而暑为之退 8、为仲卿母所遣 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0、匈奴未灭,臣何以家为?;六、【于】 ;⑶与,跟,同。;⑹在……方面。;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⑴在这时。;课堂练习;七、【何】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1)怎么。;[何如]怎么样,怎样。 ;[何为] ;课堂练习;八、【乎】 ;(二)介词,相当于“于”。;1、表揣测语气 2、表反问语气 3、表疑问语气 4、表揣测语气 5、表反问语气 6、表疑问语气 7、表商量语气 8、表感叹语气; ;九、【乃】 ;①设九宾于廷,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