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教案综述
保和完小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物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知道气体、液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了解物体热胀冷缩在生产和生 活中的应用。
2、初步会做水的热胀冷缩的试验、设计空气热胀冷缩的试验,并能观察和记录 试验现象。
3、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实验器材一个铝球一端用绳子吊着、一个铁圈(刚好可以让铝球通过)、火柴、酒精灯、 气球、瓶子、橡皮塞、玻璃管、量杯教学重点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实验步骤1、预测三种不同状态物体的胀与缩并说明理由。
2、依次用气体、液体、固体做实验,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记录单:
?气球水铜球我的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现象三种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发生膨胀,受冷时收缩。实验结论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受冷时会收缩。备 注1、预测的理由记录比较烦琐,建议让学生口头交流即可。
板书设计
保和完小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让学生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3、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成功喜悦。
实验器材装满热水的杯子、铁架台、铜棒、牙签、金属片、酒精灯、火柴、凡士林、试管夹等。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实验步骤1、把铜棒放入热水中,感受铜棒另一端的温度变化。
2、把铁丝用铁架台拉直,中间相同间隔处用凡士林粘火柴,预测加热后牙签掉落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3、把金属片用铁架台固定,在正下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凡士林融化方向。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实验现象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实验结论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备 注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蜡粘牙签,因为蜡的多少很难把握容易发生变化。
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小心烫伤。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怎样测量时间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实验器材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教学重点知道水钟的制作原理。教学难点分析水流快慢与水位、小孔的关系。实验步骤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实验现象在小孔大小相同,水位相同的情况下,水滴漏的时间间隔是一致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水滴漏的容量相等,滴漏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实验结论在小孔大小相同,水位相同的情况下,水滴漏的时间间隔是一致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水滴漏的容量相等,滴漏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备 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怎样保护土壤不被腐蚀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
3、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4、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