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规 章 制 度 汇 编
教学管理分册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释义
一、校训:明德笃行 博学精技
明德,意指知晓道理,完善品德。笃行理论联系实际,言行表里如一。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精技,是指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能够承担和组织各种职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全体学生要把全面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技巧作为提高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二、校风:严谨和谐 求真创新
严谨,是要求我们具有严谨认真、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和谐,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师生员工之间平等互爱、友好融洽、和衷共济,使人心齐、人气顺,共同推动学校良好发展。 求真,倡导的是科学精神,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客观本性,掌握变化规律。创新,意为通过不断创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坚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创新中谋发展。
三、教风:崇德敬业 厚生善教
崇德,就是注重品德修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敬业,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厚生,指教师除了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外,更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善教,就是要善于教学。即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能够真切地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要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要善于把自己拥有的广博知识转化为教学中的真知灼见,让学生“学有收获”,甚至有喜出望外的收获。
四、学风:勤学善问 慎思强能
勤学、善问,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要求。“学”是“问”的基础,“问”是“学”的巩固和深化。“学”与“问”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学”、“善问”的品质和习惯就成为我校学风建设的根本目标。 慎思,即要求学生思考起来要谨慎严谨。 强能,是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成才目标方面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毕业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在于掌握扎实过硬的生产实践技术。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各种技术应用能力,是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追求。
五、校 徽
淮阴商校的校徽是以绿色为底色,寓意学校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图案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底端的弧形图案犹如扬帆起航的大船,寓意我校的快速发展;2、上部的三个弧形图案,好像大船的帆,长短不一,呈快速、上升的动态造型,显示了我校办学层次的多样性,并且各层次蓬勃发展、争奇斗艳;3、“三”还有更多含义,其一,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其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4、四个弧形图案彰显学校座落于“四水穿城”的淮安“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特色。
目 录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管理……………1
1.关于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意见…………………………………1
2.关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暂行规定…………………………4
3.关于教材管理的暂行规定…………………………………………5
二、教学行政管理……………………………………………7
4.教学工作存档材料目录(索引)………………………………‥7
5.关于教学行政管理的若干规定…………………………………‥13
6.学分制实施方案…………………………………………………‥16
7.选修课操作规程…………………………………………………‥25
8.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28
9.新增教学岗位津贴公示方案 …………………………………‥33
10.项目管理暂行规定…………………………………………‥‥36
11.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40
12.教学档案管理制度………………………………………………44
13.教学工作流程……………………………………………………50
三、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61
14.关于理论教学的管理规定 …………………………………‥61
15.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规定……………………………………‥65
16.关于学生成绩考核管理规定……………………………………72
17.关于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75
18.关于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与考核办法………………………80
19.关于技能竞赛的若干意见……………………………………‥88
20.课程改革实施方案………………………………………………90
21.关于改革课程评价实施意见……………………………………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