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公祖传凉粉创始人何平由律师转行卖凉粉创业故事完整版.docxVIP

老外公祖传凉粉创始人何平由律师转行卖凉粉创业故事完整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外公祖传凉粉创始人何平由律师转行卖凉粉创业故事完整版

我和老外公祖传凉粉的这些年 (何平口述 仙人掌网首席记者杨四春 整理) 第一章:寒窗外苦读,只为谋一条生路 我1968年出生于四川内江高梁镇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985年初中毕业时,因39分之差没能考上高中。我家里兄弟姊妹多,即使考上了父母也供不起,我索性就不奢望读书这条路了,回家种了两年庄稼。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里的长子,我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于是在种庄稼之余,我到成都的培训学校去学习孵化,计划在家里孵化一些新品种的鸡鸭鹅苗来换钱。可惜那时能力有限,这个事终未变成我发财致富的门路。 舅舅是镇上广播站站长,也是当地修电视机、收音机的能手,我便跟着舅舅学修电视机。因文化有限,难以入行,1987年,舅舅把我介绍到重庆石桥铺的外语学校,在这里当起了一名水电工,一干就是五年。 尽管那时的工资才60元/月,到后来涨到92元/月,但是对于一个刚进城的泥腿子来说,我已经是够幸运的了。怀着感恩的心,我兢兢业业的把这份工作像侍弄自家菜园子一样小心的侍候着,几年下来,整个外语学校哪里有几个阀门、哪里有几根电线,我都了如指掌。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肯定。 农村孩子嘛,只有比别人多付出,让别人看到你的成绩,才不会被人瞧不起,才会有出息。那时我心里是这样想的。 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学校的操场边、路灯下,到处都有我的身影。白天夜晚加起来,每天不少于8小时。记得那是1989年4月的一天,中午饭时候,陈勇老师对我说,“你那么爱读书,干脆就去读自考吧!”吃完饭丢下饭碗,我立马赶到沙坪坝工人村的自考办去咨询,确实有自考!第一次知道天底下还有自考这回事。我当时那个兴奋啊,无法言表。 各种形形色色的自考专业列了整整一面墙,我选择了读法律专业。当时上半年的考试已经报过了,我只能报下半年10月份的考试,我报了四科,立马就买了四科教材,开始发疯的自学。 从此,我便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那时候,水电工需要经常到学校的行政楼去领各种材料、五金备件等。就连去领材料的这点时间我也舍不得浪费,边走路边看书一直走到行政楼,领好材料后把书放在材料框里,干完活后又猫在墙角继续学习。 为了更好的保护好书本,我用报纸包了厚厚的两层书皮,书脊处用胶布裹了又裹,尽管这样,但是每本书到最后都还是被我读得破烂不堪。因为我就只有初中文化,很多字不认识,我就查字典、把读音、释义等标注在旁边,时间久了,一本书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1989年10月,我第一次走进自考考场,四科全过。特别是考第一科法律基础理论,三个小时的考题我半个小时就基本做完了,为了谨慎起见,我还是反复检查、修改,磨蹭到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才走出考场。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轻飘飘是什么感觉,那种春风得意的感觉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那以后,我一发不可收拾,每次都报六科,基本上是全过。后来我还有多余的时间,就又报了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和文秘三个专业的自考。 1992年,我拿到了心仪已久的大专法律文凭。 说实话,我想拿本科文凭。 但是,这得考外语。可是,初中毕业的我,对外语的认识也就是仅仅知道26个英文字母而已,初中学的几个单词,早已经还给老师了。 既然我在外语学校上班,我就想到旁听日语,和学校的日语老师商量好了,每次他给学生上日语课,我就坐在最后一排旁听。 某副校长知道这个事了,找到我谈话,他说,根据国家的规定,成年人是不允许在中学生课堂旁听的…… 从副校长办公室出来,我当即就有了辞职不干的念头。我当时觉得再在这里待下去已经没什么意思了,反正自考文凭也拿到了,我怕个啥!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时就是自卑的自尊心在作祟,也是无知的狂妄罢了。 我要求辞职,当时的校长和后勤主任他们多次挽留我。我想,在外语学校的历史上,校长出面留一个临时工,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吧。校长和主任确实舍不得我走,毕竟这个四川来的小伙子五年来在这个学校留下的吃苦、踏实、肯干、肯学的印象,每个人都很清楚。校长看我去意已决,硬要让我给她写一个书面的辞职报告。其实我心里清楚,我就一个临时工,换作别人,不想干了直接走人就是了,哪还需写什么辞职报告,她这是在换个法子挽留我。 我照办了!1992年正式离开了外语学校——我来重庆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也是第一个梦开始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些依依不舍。 第二章、向张国荣、蔡国庆学开相馆 从外语学校出来后,我从朝天门批发市场进了一些日用百货,回老家内江乡镇去赶场卖,或许是因为性格、能力和经验等欠缺的缘故吧,这个买卖我没能干下来,很快就放弃了。 走投无路,我又回到重庆,在建筑工地给人打工,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每天收工下来,从头到脚厚厚的一层灰,人的样子都没有了,我觉得再干下去,连起码的一丁点的做人的尊严也没有了。伤心至极,我必须重新寻找机会。 后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