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勇于作为的创新精神点赞.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为勇于作为的创新精神点赞   三年多前,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家艺术基金成立的通气会,那时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次走入公众视线,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仿佛一张虚构的图纸。然而经过国家艺术基金三年扎扎实实的工作,其形象和职责日渐清晰,深深地扎进广大艺术工作者心中,成为指挥创作生产的重要指针和标尺。   三年来,我有幸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受益者”,伴随着它的成长――见证着,文化艺术领域一项伟大的体制机制创新,从摸索到成熟;记录着,国家艺术基金的创新理念和举措;说是“受益者”,不是指得到了多少钱和利,而且被国家艺术基金勇于作为的精神所感染和鼓舞,使自己每次都有触动和思考,都在提升和进步。我所在的光明日   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也是个全新的机构,我用在国家艺术基金学习到的创新方法,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复制和探索;更   用国家艺术基金勇于作为的精神,激励自己排除万难、振奋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国家艺术基金,由三个关键词“国家”“艺术”“基金”组成,分别代表要有国家水平,促进艺术繁荣,基金化运作。据我观察,三年来,这三个特色和要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艺术基金的专家库中储备了中国第一流的艺术人才,不管是项目评审,还是中期监督,抑或是结项验收,都能看到“名人 ”,听到他们的真知灼见。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 2014年的项目评审中 85岁高龄的指挥家郑小英亲自参加答辩,足见对国家艺术基金的重视,她慢条斯理、不卑不亢地讲述自己对歌剧《岳飞》的情感,希望借助国家艺术基金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此外,我还记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谈起自己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 “全国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感受时,谦逊地说这个班让他“诚惶诚恐”,付出的心血比较多,因为他参加了答辩,接受了专家评委的质询,一定要达到“国家品质”,必须履行对评委和国家艺术基金的承诺。   “一切为了艺术”,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初心。但任何事情,仅有一腔热情和良好愿望是不够的,我们看到过 “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做事一团糟”的难堪,也看到过“好心办坏事”的尴尬。三年来,国家艺术基金让我们看到的是,有顶层设计的“想法”,有组织实施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还有细化执行的“办法”,在百花竞放的艺术园地中开辟出一条大道,指引中国艺术生产走向繁花似锦的远方。三年来,我注意到,国家艺术基金很讲究工作方法,小心翼翼地“走平衡木”,始终在艺术的多样性与管理的规范性中拿捏分寸,在艺术的感性和管理的理性中寻求平衡――制度设计上,既要遵循财务的严格管理,又要把握好艺术创作的弹性;时间把握上,既要有财务结算的要求,又要符合艺术创作的周期;评审规则中,既要让每个专家畅所欲言,又要有必要的民主集中。   我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几个研讨会,没想到 “会风 ”是这样的:没有违心的客套话,没有空洞的赞扬,专家们都被要求直奔主题谈“干货”,开门见山提意见,要切实帮助剧目修改提高。如此的宽松包容、如此的务实坦率、如此的坦诚自信、如此的良苦用心,在艺术生态中值得提倡,在当今社会风气中也弥足珍贵。   国家艺术基金集中了“后发优势”,是“集成创新”的产物,在考察国外的艺术基金,国内的社科基金、自然基金、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等各类基金的管理后,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形成“中国特色 ”的国家艺术基金管理模式。三年的实践,他们做到了。创新性地从经济管理部门引入的“基金制”和“项目制”,在文化领域着实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普及过程,经过三年的运行,现在各类艺术机构基本熟悉了“项目制”的管理,能够按项目制的要求来组织自己的艺术生产和院团管理,推动中国艺术生产的全流程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每次到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我都会被那种忙碌的工作节奏所震撼,他们每个人都是身兼几职。最让我惊叹的是,在人手紧缺时,年轻人还得客串“前台 ”,看着她们乐呵呵地对来宾迎来送往、引导登记、协调会见时,我真觉得那是国家艺术基金“一道美丽乐观的风景线”。   这三年来,我有个感觉,一段时间不去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再去时自己就“落后”了,他们总是又有了新的思路和工作,总在不知疲倦地自我加码,永不满足地给自己“找活儿 ”干:除了评审,又加上监督和结项的全过程体制建设;一般资助项目外,又增加了滚动资助;仅仅指南的发布,就能生发出指南解读、“项目申报十问”、申报培训等“系列产品 ”。   我见过他们最忙碌的时候,评审、监督、结项、滚动资助几条线的工作同时进行。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工作能尽快走上正轨,为了更好的服务艺术生产。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摊摊层出不穷的活儿,这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他们竟然都神奇地圆满完成了。我们外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美满的结果,可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