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docVIP

也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doc

PAGE  PAGE 5 也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   拜读王燕玲老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2008-1-18《中国教师报》),笔者有些截然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王老师将目前的情形统统归罪于“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失之偏颇;变相责怪一线教师“传承”意识不强,板子更是打错了地方:依照王老师指引的方向走下去,笔者担心,不仅仅无补于“传统文化传承”,还会严重干扰我们正常的“语文教学”。   第一,显而易见,“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是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口头层面的能说会道。因此,“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的首先是榜样层面的春风化雨,教育层面的潜移默化,而不是轰轰烈烈的“政治”色彩的“强制”甚至“灌输”特色的“教学”。就目前情形看,我们“传统文化传承”不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不能说没有责任,但主要责任显然在于社会。看看国内铺天盖地的韩国电视剧、 日本动画片,看看同样铺天盖地的真真假假的打着“某某国产品”“某某国技术”的商业广告,再看看实际地位早已成为学校教育中所有学科“大哥大”的“英语教学”,真为我们这个民族悲哀。任何时代,都会有强势文化的自然传播,可有哪个时代哪一个民族像我们现在这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入侵”的?这些,难道是我们“语文教学”甚至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哪一篇课文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到底有多少在教育我们的国民这样崇洋媚外?   第二,“语文的教学目标”当然不能仅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高度明确,“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要责任。   这里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是语文能力,或者说语言运用能力。这里的“语言”具体指哪一种?汉语,也就是我们民族语,“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洪堡特语)讨论“传统文化传承”,必须对这一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传统文化传承”,首先就应该是民族语言的传承。无端轻视民族语的民族,不仅是在背叛民族的历史,也是在背叛民族的未来。可现在令人悲哀的一种现实是,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学校课程设置中,都有一个非常独立的民族语学科,这一学科在所有学科之中都占据着绝对崇高的地位。可我们这里呢?与之相关的仅有一个“语文”学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专责是什么,设立以来,一直试图“包打天下”,教学效率因此一直“少慢差费”。结果,我们这个语文学科地位的崇高仅仅在于口头,现实中,别说“第一”,恐怕连“老三”“老四”都排不上。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王老师强调“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起到一种怎样的效果呢?   第三,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与“传统文化传承”应当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而不应当是一种对立关系。因为,前者需要的是显性化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后者需要的是春风化雨的榜样引领与潜移默化的精神教育,形不成必然的矛盾。我们一直致力于“包打天下”的所谓“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不仅仅是“教学效率”,还有“教育效果”。究其根源,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我们太缺乏相关研究,行为实践过程中,我们想当然地将二者人为对立起来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没有忘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没有忘记包括“传统文化传承”在?鹊男涡紊?色的精神教育,遗憾的是,行为实践过程中,无论“教育”(单指狭义的“精神教育”)还是“教学”,都恰恰严重背离了该行为应该严格遵循的原则规范“教学”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其快速有效的提升需要知识规范引导下的语用实践,可我们已往所谓的“工具论”却忘记了“实践”只知道灌输一些僵死的知识,后起的“人文论”“素养论”看到了“实践”,却忘记了知识的引导与规范,这样顾此失彼,“少慢差费”也便成为一种必然;“教育”方面,采用的则是显性的“教学”方式,将课文蕴含的某种道德精神的内涵强调再强调,引申再引申,千方百计灌输,非得让学生能够津津乐道不可,结果,学生能说会道了,精神却丢失了,而相关道德,由于与严峻现实生活的严重不协调,甚至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走向了我们所渴望的那种道德的反面。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王老师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人为对立起来,又能起到一种怎样的效果?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无论教育还是教学,我们现在都需要严肃科学的基础研究;在没有比较成熟的基础研究成果与比较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之前,不妨先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借鉴借鉴人家的成果与经验:   据在美国任教汉语文教学的方帆博士介绍,美国历史教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学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