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神经示踪剂的论文.doc
常用神经示踪剂的论文
【摘要】 丰富的神经示踪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神经解剖学的发展,为神经生物学的各种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们概述了常用神经示踪剂及其示踪特点,重点介绍了各种荧光染料和植物凝集素ib4的示踪特点。
【关键词】 神经示踪剂;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染料;植物凝集素ib4;病毒
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ural tracers
zhu he1,2, li li2, zhao lei2, ma ketao2, si junqiang2
(shihezhi university, shihezhi xinjiang 832002)
自20世纪70年代初kristenson首次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应用于追踪神经纤维联系以来,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此后,许多用途广泛、敏感性强并能选择性地进行顺行、逆行标记或同时具有顺、逆行标记的追踪物质被应用到神经纤维联系的研究,对神经解剖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就常用的神经示踪剂及其示踪特点综述如下:
1辣根过氧化物酶
1.1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hrp是一种含血红素基的植物糖蛋白。hrp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神经追踪方法,但由于hrp显影需要许多复杂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而且hrp参与细胞代谢,不能在细胞内长期存留,易扩散到邻近组织造成神经元的误染,其反应产物较不稳定,易丢失,另外还存在“再摄取”现象[1], 使得hrp在神经逆行示踪方面的应用大大减少。.
1.2 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r. n.ranson等[2] 对传统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结合了霍乱毒素亚单位b的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作为示踪剂,清晰显示了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结构。近来也有采用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替代传统的二氨基联苯胺(dab)来示踪豚鼠的面神经[3]的报道。tmb与dab相比有不致癌和hrp反应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步骤少,用时短及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hrp法标记的神经元经组织化学法处理后,细胞失去了活性,无法进行膜片箝等神经电生理的研究,限制了hrp法在这一领域内的应用。
2荧光染料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荧光染料示踪技术发展起来。它贮存稳定,特别是组合采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神经元胞核和胞浆,可实现荧光双标或多重标记,这是荧光素示踪的一个最大优点。这种示踪剂染色后只需使用荧光显微镜,便可观察到已被标记的神经纤维或胞体。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荧光素。
2.1 固蓝(fast blue,fb)fb系水溶性染料,其颗粒较细密,易于被神经轴索摄取,所以标记神经纤维或胞体多于其他染料,易于从标记细胞内扩散到周围组织,照射时褪色较快,即使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仍不能长期保存。对需要标记后较长时间的观察,或需分离培养神经元细胞进行实验研究则不太理想。
2.2 荧光金(fluoro gold,fg)fg系脂溶性染料,能标记细胞质,它在紫外线(323nm)激发下发金黄色光(408nm),属慢速轴浆运输类,细胞核不着色,能很好显示树突分支,细胞外无荧光染料渗漏,不易扩散,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褪色比较慢,可以经受许多组织学染色处理,因而可以和hrp、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结合。其在细胞质内的存在不超过3周[4]。
有学者将其用于视神经的研究,标记了视神经纤维的分布路径和走向[5]。takayuki nakajima等[6]采用荧光金结合sp、cgrp免疫荧光标记反应,发现大鼠l6drg和s1drg内均存在大小不等的sp/cgrp双标记神经元及中小型大小的fg/sp、fg/cgrp双标记阳性细胞和fg/sp/cgrp三标记阳性细胞,这些标记阳性细胞可能与包皮系带损伤后阴茎自发性疼痛的产生和传递有关。
2.3 羰化青(1,1′ dioctadecyl3,3,3′,3′ 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 dii是一种紫红色晶体,具有高度的亲脂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通常用乙醇溶解。它荧光强而稳定,无毒性,不影响被标记细胞的存活、生长,在标记细胞内消失慢、单纯沿脂质膜扩散,有良好的轴突特异性,且对过路纤维影响小。在549nm激发光下可以产生发射波长为565 nm红色荧光[7]。
1986年honig[8]等首次报道dii可作为荧光示踪剂用于培养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dii对试管内动物胚胎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没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因而适用于活的组织、细胞的示踪、标记。但也有研究报道显示dii易于淬灭及易向神经元胞体外扩散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