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时政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VIP

例谈时政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时政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

PAGE  PAGE 4 例谈时政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与现实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历史传统会影响现实,而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都有一定历史渊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时政热点,既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达到“坚持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的课标要求,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尝试用历史思维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关注社会?如何才能将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入世精神?笔者从必要性、方法和原则略谈历史教学中时政热点的运用。   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时政热点的必要性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观念不断更新,课程和课堂更具开放性。时政热点关注度高,在历史课堂上合理运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适时运用时政热点资源,弥补历史教材封闭性特点的不足,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运用时政热点,是更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丰富高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需要。   二、时政热点的收集与筛选   时政热点资料包括文本、图片、影像,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自媒体。在搜集资料上,一方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搜集时政热点资料,将其融入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某一历史事件相关的时事资料,为课堂上的思考、讨论做准备。将搜集资料的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增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学以致用。   时政热点资料须经过辨别、判断、分析与综合才能确定其对历史教学的价值。此过程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利于解释某一历史概念;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发展需求;三是要与教师的教学能力相适应。同时,筛选还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先性原则,即优先筛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的资料,突出教学重点。二是适应性原则,即筛选时政热点时要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比如,在讲述《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时提到“民主化”“公开性”问题。正好2013年1月3日发生“《南方周末》新年贺辞事件”。在讲课过程中,将此事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联系起来,通过和学生讨论,最终得到戈氏“民主化”“公开性”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苏联解体根本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的政治体制阻碍社会进步,应当适时启动改革,落实民主,开放新闻和言论,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中国。既洞察历史,又认清现实,以史为鉴。   三、时政热点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出心裁的导入,往往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其主要作用表现在:1、引起注意,做好准备。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明确任务,把握方向。例如在设计《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时,以“薄熙来事件”导入。通过简单介绍薄王的犯罪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民主和法治的缺失是此类事件的根源,从而导出本课主题。及时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思考状态下学习,形成良好习惯。   适时运用时政热点,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历史知识由于年代久远,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难以准确理解。比如讲历史必修I《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部分学生在难以理解“世袭制”及“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因为自辛亥以来帝制已废,国家政治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世袭制”和“家天下”。恰好2011年底,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去世,其子金正恩“世袭”。朝鲜最高权力在金氏“一家一姓”中传承,即教材中所说的“世袭”与“家天下”。这样,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时政热点解释历史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易于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历史教学评价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与时事热点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高考中历史试题中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审视历史的能力,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主题。例如:   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