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报考指南:清华大学2016年度报考指南-10种方式报考
我对福建高考语文经典名著阅读命题的忧虑与期待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陆 敏
(载于《海峡教育时论》第一卷第二期,2007年9月)
2007年,福建语文高考增加文化、文学类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这项考试改革既反映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化、文学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界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与反思。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严重存在着重应试、轻素质的恶劣倾向,并与高考的错误导向息息相关。高考语文忽视言语表达的主观性与个性化,忽视语文学科在心智润养和情感熏陶方面的特殊要求,沉迷于客观化、标准化的命题形式,沉迷于对知识点的清点与肢解,其影响所致,便是作为教育受众的青年一代在文化素养和文学底蕴方面极度贫乏。“解铃还得系铃人。”如今,福建高考语文的这一改革,对改变教育现状、提高国民素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然而,自《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出台伊始,本意在于弘扬素质教育的经典名著阅读命题就已经不可避免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在高考中渗透与整合素质教育内容的改革设想由于受改革者自身素质的影响而很不理想,原本十分美好的初衷在恶劣的应试竞争中也面临被“异化”的危险。
今年高考前后,我就曾接受《海峡导报》等省内媒体的采访,发表《对我省高考语文自行命题的反思与期待》《语文名著阅读题靠“死记硬背”》《我对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看法》等访谈,就福建高考语文的经典名著阅读命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我的忧虑与期待。
一
文学名著阅读命题方面。
2007年,福建高考语文终于有了一份比较像样的《考试说明》。这份《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将“《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这是一项在高考中渗透与整合素质教育内容、用高考指挥棒来促进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的大胆改革,其正面意义怎么肯定都不过分。但是,这份《考试说明》所附的文学名著阅读考试样题以及后来依据其样题编拟的高考试题却从根本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从命题形式到考查内容都与提倡文学阅读、提高文化素养的初衷相去甚远。名为文学阅读,考的却是识记能力,与文学鉴赏无关,而且把活生生的文学大树删枝去叶,剩下枯死的主干,被学生戏称为“木乃伊”。
例如高考题中的“简述梳妆匣的来历”,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
“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
在这里,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情感的细腻表现已经荡然无存,仿佛只是六千法郎与镶金梳妆匣的易換或交割。这类试题如同那些语音、别字的“基础题”,能力层级极低,其分值对于大学选拔新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不仅考不出文学素养,而且败坏学生的欣赏口味,更助长死记硬背之风,增加学生的负担,致使高三学子们苦不堪言。
应当说,倡导经典名著阅读,在高考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这一高考改革的理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考试说明》的制订者没能正确领会素质教育的要义与文学阅读的特征,依旧按照应试教育的旧思维来指导样题的命制,高考命题人员又依样画葫芦,缺乏应有的和允许的变通与创新,致使好端端地名著阅读考试就这么被“异化”了。当前中学校园里盛行记背小说梗概、不管小说内容的“买椟还珠”式的读书之风,此类试题是始作俑者。学子们计较的是诸如查理父亲的自杀与查理投奔葛朗台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觉慧给那个讨饭小孩的是两个银币还是半元银币等问题,因为这些很可能就是高考评卷设定的得分点。正如要灭杀美丽,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美丽打磨成利刃,让她自戕。以审美为特征的文学名著阅读正是以提倡文学阅读的名义给灭杀了!
二
对命题选材范围的圈定。
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历来绝少圈定命题的选材范围(名句名篇默写例外),全国的《考试大纲》及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均是如此。因为选材范围的圈定必然助长“围题”心理,应试者在这范围内猜题、押题,强化训练,考出来的将是“伪能力”。然而,我省的《考试说明》却明确规定,文化类经典名著阅读考试从《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考查的材料,文学类经典名著阅读考试也作了相应的圈定。《考试说明》的制订者原本是想以《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作为考试范围,借高考改革的契机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给“围题”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论语》《孟子》《庄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典籍中最精华的一部分,三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每一次阅读都可能有新的收获,对其思想内涵的理解完全可以常考常新,怎么考都不能穷尽。但是,对这三部经典名著的阅读考试还兼有(或者说更主要的是)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考查,文言翻译的分值在这道阅读试题的10分中占了7分之多。先秦文章本就不尽浅易,符合“浅易”这个标准的文本材料也相对有限,对命题的选材范围做如此圈定无疑是命题者在作茧自缚。2007年我省就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MX512灯光调光控制程序.doc VIP
- 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保水剂保水性能的比较-生态学杂志.PDF VIP
- 2019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B卷完好版解析〕_党政公选考试公共科目题库_公共科目真题_模拟试题.docx VIP
- 北京市东城区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有效复习》班队活动教案.doc VIP
- 四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可打印.docx VIP
- 法医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GB_T 45002-2024.pdf
- USON介绍分析.ppt VIP
- 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